中國未來將出諾獎者
楊振寧說,從高錕獲得諾獎一事,增加他對中國本土得諾獎的信心。“我曾經再三講,我覺得在二十年內,中國本土包括香港、澳門一定會有諾貝爾獎級的科技成果出現”。
另一方面,中大副校長楊綱凱二十年前與高錕合著《光電子學》,他昨晚出席“邵逸夫獎”頒獎禮後表示,目前中國經濟發達,但科研仍落後於西方,雖然有研究人員,但從事理論研究的仍少;他說,內地研究體制須改革,也要時間追趕。
為港科研打下強心針
現任香港科大校長陳繁昌和理學院院長鄭紹遠,一九九二年曾應高錕邀請到中大客座一年。鄭教授透露,中大聘得數學名家丘成桐以至成立數學研究所,都是高錕主催的成果。高錕得獎,再次證明香港人有絕對能力做出學術成績,也為科研工作者打下強心針。對於是次得獎能否帶起香港重視科研的風氣,他坦言,教育是長遠投資,社會須耐心,他理解政府須全盤考慮資源分配。
另一方面,教育局表示,重視推廣科學及科技知識。現有學校課程的八個學習領域,其中兩個就是科學教育及科技教育。局方支持學生參加大型科學比賽,包括香港學生科學比賽及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