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陸有關人士建議:兩岸共同慶祝百年辛亥革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2 10:12:23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98年前的10月10日,武昌城頭的清脆槍聲攪亂了仲秋之夜的寧靜,亦劃破了清朝統治下舊中國的漫漫暗夜。半個多世紀半殖民地半封建歷史沉重的閘門,由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驟然開啟。為紀念這個足以彪炳史冊的日子,後來成立的國民政府將之選為“中華民國國慶日”。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今年是新中國誕辰60週年,換個角度看,亦是國民黨在大陸潰敗後逃台的60週年。分隔一甲子,兩岸關係跌宕起伏、曲折前行,幾代中國人悲歡離合糾結於此。悵然回望歷史,台灣人或反思國共內戰的創傷與民族分離的苦痛,或關注對岸60週年國慶閱兵的雄姿和盛大典禮,或漠然視島內今年 “雙十慶典”的冷冷清清,武昌城的徹夜烽火反成為了記憶中漸漸淹沒的一滴墨跡。  

  台人爭看大陸閱兵直播

  面對大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閱兵儀式、群眾遊行和聯歡晚會,台灣民眾和媒體雖然心態複雜、百感交集,但多能抱以客觀看待的態度。“超越歷史、走向未來”,成為較主流的聲音。不少人驚嘆大陸發展成就的同時,盛讚“場面盛大壯麗,令人心潮澎湃”。反觀困守在歷史枯井中的一些綠營人士,卻視大陸的慶典如魚梗在喉,不僅橫眉冷對,還拼命找機會挑撥離間。

  十一前夕,台灣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的相關報道全面升溫,對大陸大閱兵等慶祝活動、60年來大陸的發展變化和兩岸關係的演變進行回顧。台灣東森、中天、TVBS等主要電視媒體在1日上午對大閱兵進行了全程專題報道,轉播了大部分場面,並請相關專家、學者進行評析;晚間又對國慶聯歡晚會特別是焰火表演,進行了充分報道。

  網路媒體“今日新聞網”則與中央電視台合作進行網路直播,以“最盛大閱兵完美登場”為題的報道位居該網站瀏覽排行榜第一名。通過轉播,這次閱兵規模之大、裝備之新得以展現,令很多台灣民眾大呼過癮。

  有人對比“最大”和“最小生日”

  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在台灣上空久久難以散去的意識形態陰霾下,一場閱兵轉播也被人為地操弄成了藍綠之爭。10月2日,民進黨人趙天麟、鄭文燦稱,據有關“法令”,大陸節目在台播出需先送審,三家電視台涉嫌“違法”,“新聞局”應“依法”懲處。

  台灣《聯合報》據此反駁說,看了北京閱兵會怎樣?民進黨說,台灣人會被恫嚇,會“長他人志氣”。轉播北京奧運會難道不也是“長他人志氣”?再者,播出大陸修路建橋的高效率、十一長假飯店人滿為患的榮景,這又哪一樣沒有“長他人志氣”的嫌疑?現在有些台灣電視台每天都有“新中國”專題,那已不是“大陸尋奇”之類的風土故事,而是描寫一個蒸騰發展的當代社會;若是怕“長他人志氣”,這些情節恐怕比大閱兵更不準播,更不準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