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印度學者:奧巴馬和平獎 軟化美國阿富汗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2 13:33:01  


 
  兩條路線爭執的焦點

  “反對恐怖勢力”路線反映出民主黨內的一大思潮。前北大西洋公約部隊總司令、200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競選者之一的克拉客上將說,美國越南戰爭失敗的三大因素是:(1)美軍傷亡多、(2)敵人能任意逃竄國外、(3)美軍得不到本地支持。他說,現在阿富汗戰爭的情況有點相似了。美國到阿富汗打恐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不是為了去“建設”阿富汗本國人民並不熱心的“新阿富汗”。

  兩條路線反映出軍事方案與政治方案的不同看法。麥克利斯托代表軍方“你給我足夠兵力、我完成任務”的自信,認為阿富汗打恐條件雖然比伊拉克艱巨,但徹底打垮塔利班是有可能的。拜登代表的觀點是從政治角度看美國人心強烈反對美國繼續到阿富汗流血犧牲、必須找出更好的保衛美國安全方案。

  爭執的焦點在於如果不竭力爭取建設一個沒有塔利班勢力的穩定的阿富汗,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會不會威脅美國安全?前國務卿賴斯諷刺地說:“如果你希望美國再遭到一次恐怖襲擊,那就放棄阿富汗。”行家認為賴斯並不是右翼鷹派,她的意見是有普遍性的。現任國務卿希拉莉也持相似的態度。

  麥克利斯托的報告是絕密的,卻在不久前被《華盛頓郵報》洩露,共和黨人接著掀起一陣喧嘩,責怪奧巴馬不重視自己信任的前線司令、不全力支持阿富汗打恐事業。在軍方領導的同情下,麥克利斯托又到倫敦公開講演強調自己的意見正確。奧巴馬對他的固執十分不滿。他於10月2日到哥本哈根爭取芝加哥舉辦2016奧運後,把麥克利斯托叫到停在機場的“空軍1號”專機上把他訓了一頓。

  “反對抗擊勢力”路線不占上風

  奧巴馬一方面極力抵制共和黨國會議員催促政府召回麥克利斯托到國會作證的建議,另一方面重新召集一系列(起碼要有五次)由他親自主持的高層戰略研討會,第一次於9月30日舉行,爭論激烈。

  原定的10月9日麥克利斯托向總統匯報阿富汗局勢的節目緊急取消。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瓊斯(James Jones)說,大概再要一個星期最高當局才能最後確定阿富汗打恐新戰略,在宣布新戰略前將把麥克利斯托和美國駐阿大使召回徵求他們的意見。這次白宮檢討阿富汗打恐戰略而不讓麥克利斯托參加正說明軍方“反對抗擊勢力”路線不占上風。

  10月7日美國發動阿富汗打恐戰爭8周年,奧巴馬在白宮主持第3次“阿富巴戰場”戰略檢討,國防部長蓋茨正式呈交麥克利斯托將軍報告及增兵請求,但當天檢討會全部精力集中於巴基斯坦局勢,這是因為美國國會參議院最近通過的、奧巴馬總統即將在周內簽署的援巴法案(又稱“克裡-盧格爾法案”)在巴基斯坦造成了強烈的反感。

  諷刺的是:這法案是美國有史以來對巴基斯坦支援最多的,美國將於今後5年每年撥款15億美元援助巴基斯坦建設,但是法案有些附加條件,包括要求巴國軍隊完全接受民選政府的控制,因而引起巴國軍方強烈反對。附加條件還有允許美國無人飛機轟炸俾路支省會奎達以及向美國提供巴國核武器儲藏的確切情報等,被巴國反對黨穆斯林聯盟-N形容為把巴基斯坦變成“國際乞丐”。

對美國國際戰略的無形干涉
  毫無疑問,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對奧巴馬授獎是對美國國際戰略的一種無形干涉。正舉棋不定而已經傾向於在阿富汗戰場上態度“軟化”的奧巴馬政權現在更受到“和平”壓力,必將更加疏遠麥克利斯托的“反對抗擊勢力”路線。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將聚焦於巴基斯坦局勢的發展,爭取削弱或者消滅卡伊達在巴國的勢力與活動。

  至於阿富汗,奧巴馬政權不會繼續像布什政權那樣信任卡爾扎伊總統的貪污無能統治集團是肯定的,但又不可以讓它被塔利班吞沒。白宮也認識到美國完全從阿富汗撤退會助長國際反美恐怖勢力的氣焰,也會影響巴基斯坦打恐的士氣。美國必將設法分化、中立並爭取塔利班的某些因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