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十年房改得失
肯定市場化方向
房改得失瑕不掩瑜。“改革的第一步應梳理十年房改得失。”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認為。
上一輪房改始於1998年的23號文件。1998年,國務院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決定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並建立職工住房補貼制度,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
住房分配貨幣化的成功已成共識。陳國強表示,儘管其中暴露了問題,但市場化方向是正確的。作為開發商,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也深有體會:房改意義重大,改變了供給體系,形成了市場競爭格局,許多人實現了從無產到有產的突破。
姜偉新在總結十年房改時表示:“在城鎮人口不斷增加的同時,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從1978年的6.7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20.7平方米,2008年達到28平方米以上。”
二次房改方向
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
面對不斷增長的高房價,相關部門在此之前也曾嘗試解決這一問題。2007年國務院下發了《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簡稱24號文件),強化了政府的住房保障職能,對一部分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行保障住房制度,但房價依然我行我素。“23號文件是將住房市場化,而24號文件則是住房雙軌制的開始,讓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成為可能,但沒有時間表也沒有制度性的約束。”陳國強分析說。
二次房改矛頭再次指向土地財政。“這些探索未明確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上的投入和責任,要想徹底地進行二次房改,必須改變地方政府依賴土地財政的局面。”李稻葵認為。北京遠東新地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姜煒認為,二次房改的實質就是平衡房價過高和保障房滯後兩者之間的關係。在李稻葵看來,實施二次房改,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購房者之間可以實現多贏局面。
不過,新的住房體系則牽涉到財政、稅收、信貸、土地等各個環節和部門,並非住建部一家所能完成。李稻葵認為,二次房改應成立國務院住房改革協調小組,將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發改委、央行等納入其中。此建議與上述知情人所言完全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