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19日電/旺報今天社論說,馬英九接任國民黨主席後,真正引起關注的課題是兩岸政治關係的前景,這兩天,馬主席在兩岸問題上的一言一行就受到顯微鏡式的檢驗。台灣“國安”高層提出的政治對話三前提,大陸當局尚未回應,倒是從香港方面傳出大陸欲藉辛亥革命百週年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的消息,馬英九則還是依循著“政冷經熱”的立場。
社論說,中共發的賀電提及九二共識,國民黨的回函卻不見這幾個大字,也引來猜想,馬英九隨即在國民黨中評會會議上強調了九二共識。這些微妙卻具關鍵意義的細節,突顯了馬主席走的這條兩岸和平路仍是曲折崎嶇。
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曾說過,要掌握兩岸關係的發展必須同時抓住三角三邊共六個要素,三個角是台、中、美三國各自的內部因素,三個邊是兩岸、台美和中美關係。從去年五二○到今年一○一七,馬政府正是在這三角三邊中力求平衡,向前緩進。這種類似翹翹板的政治戲碼並不容易操作,卻幾乎是在現實環境下確保台灣民主、和平與繁榮的唯一道路。
社論謂,難免有人批評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過於保守,也有人批判馬政府過於急進,這是民主社會的常態,只不過,批評者未必真能提出更好的、符合現實的戰略與策略。我們可以理解馬英九面臨的艱難處境,因為這不過是台灣所面臨處境的縮影,但是仍應對馬主席有更多的期許,因為我們對台灣的前景有著深沉的憂慮。
台灣處境之艱困,在國際上已不多見,但只要領導者具備前瞻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人民對“國家”的處境有充分的認知,政府與民眾在“國家”發展前景上有大致的共識,仍能逐步走上坦途。然而,台灣更大的問題或許是在民眾對於“國家”現實處境缺乏充分認知,對於“小國”如何在強權夾縫中求取生存發展之道,少有人願意理性思考、冷靜面對。而領導人不是跟隨與操弄民粹情緒,就是畏於一時的政治利害得失,不願、不敢勇於指出正確方向,並以積極的行動引領民眾。
社論指,政黨的目標除了掌握並分配權力與資源外,更重要的是以清晰的理念說服民眾、帶領“國家”方向。國民黨向來被批評為沒有思想、沒有願景,這或許也是馬英九在參選黨主席時把建立“核心理念”列為七大政見之首的原因,還望就任之後的馬主席記得實踐他的承諾,畢竟,這既影響馬英九個人的歷史定位,更關係到兩岸人民的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