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圓明園海外尋寶 大英博物館憂中國追討文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1 00:30:32  


一名參觀者在拍攝海外回歸圓明園文物“牛首銅像”。
  中評社香港10月21日電(記者 蘇楠編譯報道)10月18日是圓明園罹難149周年紀念日,圓明園啟動“尋找圓明園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動”,未來一年,圓明園將前往美、歐、日等地,首次展開最大規模的海外流失文物“摸底”調查,建立完整的圓明園文物資料庫。消息惹來世界不少國家的關注,尤其是歐美相關部門,更是擔心中國趁機追討國寶。

  英國《每日電訊報》:中國需付出龐大財力

  “大英博物館是被要求開放其檔案館,讓中國調查小組考察他們‘丟失’了的帝國珍寶,中國稱這些文物是近150年前英國軍隊燒毀並搶劫北京的圓明園時被盜去的。”

  這些調查組肩負上考察流失在國內外共150萬件文物的國際任務,當中大部分是位於英國和法國的博物館內。

  中國近日向各國保證,此計劃僅僅旨在整理文物檔案,不過,報道稱,此舉將惹來英國或需歸還部分珍品的憂慮。

  該計劃將派遣專人到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私人收藏機構──包括位於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和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試圖建立一個中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860年被盜文物的總目錄。

  當年西方列強聲稱中方虐待和處決了其18名使者,對圓明園進行洗劫,事件迄今在中國仍被視為國家一大恥辱。

  考察海外散失文物的決定,正正是中國有意對在殖民時期和20世紀初期間丟失的文物進行收集此一背景下作出的。

  “圓明園的物品清單在大火中被燒毀,截至目前,到底還有多少圓明園遺物存在,到底在哪裡,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總的目錄。”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陳名傑介紹告訴中國日報。

  “據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珍品收藏於47個國家超過2000家博物館內。”

  陳名傑強調,“我們已經澄清說,這是為了建立圓明園遺失物品的清單,而非取回文物,儘管我們的確希望一些以前不為人知的文物可能能夠浮出水面,並且在我們跟蹤的努力當中有些可能會回到我們的國家。”

  預計將接受考察的機構名單上,包括英大英博物館和法國的楓丹白露宮。不過,這些收藏也只是占圓明園的遺失文物的一小部分,其中包括綉袍、雕塑、家具、繪畫、陶瓷和雕刻品。

  “我希望他們知道自己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歷史系教授、研究1860年和1900年被掠奪文物的權威學者何偉亞(James Hevia)說道,“他們開展這個項目,將需付出龐大財力。”他補充說,儘管一些文物被貼上收藏品的標簽,可是有更多的數以千計的是私人收藏,它們已經過無數雙的手──不論是出售或遺贈──隱蔽了其圓明園的來歷。

  對於中方的考察能否掀起新一輪歸還文物的呼籲,何偉亞坦言,中方的期望是現實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