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政府開放牛內臟 蘇起操盤馬英九拍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5 09:11:29  


  中評社台北10月25日電/馬政府開放美國牛肉及內臟進口,引發軒然大波。知情官員透露,一直到八、九月間,政府底線都還是僅開放帶骨牛肉,不包括絞肉及內臟。台方直到最後階段才突然大幅讓步,本案是由“國安會”高層親自操盤。

  對於“國安會”是美牛事件總操盤手的說法。“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政府是一體的,整個決策是政府團隊共同做成,細節應該是權責單位在談。對於引發的爭議,他相信行政團隊會有妥適的處置。

  聯合報報導,一位不願具名的高階官員昨天指出,由於美方透過各種管道遊說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但一直到八、九月間,台方底線仍堅守只開放三十月齡以下的帶骨牛肉。但從最後公布這個結果看來,顯然政府在最後階段,做出重大讓步。

  官員進一步透露,美牛談判全程都是“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親自操盤,最後由“總統府”拍板,甚至開放內臟的消息都已在報紙上披露後,“行政院”一位高階官員臨時受命向“國安會”查詢,得到的回答都是“不會開放內臟”。因此,消息公布的第一時間,的確讓“行政院”和“衛生署”為此傻眼,“楊志良的確有點無辜”。

  究竟開放美國牛肉,可以“換”得什麼?官員表示,台方設定的交換條件有二:一是開啟“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談判,二是美國開放部長級官員來台訪問。特別是前者,格外受到馬政府重視,因此最後的翻盤,想必和這個條件有關。至於軍售或免簽證進入美國,官員表示,這些都和牛肉談判沒有直接關係。

  官員也透露,從數字上看,美國未來可能進口台灣的牛內臟、牛雜數量和金額可說是微乎其微。美國之所以要壓迫台灣開放,是因為日本仍然不開放牛內臟進口,日本又是美國牛肉輸出的大宗,因此台灣一開放,美國就可以拿著台灣的標準,回頭去要求日本,“這就是美國的談判策略”。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