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大學排名的西方標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6 11:32:35  


  中評社香港10月26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5日社論說,英國“泰晤士報”一年一度全球大學排名榜,是最大規模,最有權威的評審。榜首是大熱門哈佛,第二位是劍橋,第三位是耶魯,第四位及第五位分別是倫敦大學的大學學院與帝國學院,同是第五的是牛津大學,第七位是芝加哥大學,第八位是普林斯頓大學,第九及第十位分別是麻省理工學院與加州理工學院,這無疑是全球公認的精英大學。

  這類的精英大學,有幾個很明顯的共通點:第一,全部是英語的大學,六所在美國,四所在英國;第二,全部是私立大學,學生只有一萬多人,加州理工且只有幾千左右;第三,絕大部分是貴族化大學,學費昂貴,資產豐厚;第四,這些大學,絕大部分歷史悠久,牛津與劍橋俱超過800年;第五,十大中有九大是連續三年入圍的,普林斯頓是唯一的新貴,因此是壟斷性的。在十大邊緣徘徊的只有哥倫比亞大學、賓夕凡尼亞大學、約翰霍金斯大學與杜克大學,都是美國的大學,這就解釋為何中國的大學,永遠不能入圍。

  假若頭25名的大學是頂尖的大學,這次唯一可以入圍的只有香港大學,由上年的第26名升上今年的第24名,2007年曾居第18名,2006年北京大學且曾居第14名,只可惜是曇花一現,今年已倒跌至第52名。

  這次可以入圍的非美英大學,只有第17名的澳洲國立大學,第18名的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第22名的東京大學,第25名的京都大學,及第20名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

  到了全球100大,才有中國或華人大學入圍,國立新加坡大學排第30,香港科技大學第35,香港中文大學第46,清華大學第49,北京大學第5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第73,國立台灣大學第95。在這個範圍內,美國大學少了六個,非英語大學增加,特別是歐洲,由去年的36增加至今年的39所,比美國多了三所。

  再到全球第101至200大,歐洲的大學,占了35所,比美英的總數還多出兩所,因此非英語的大學,占了多數,而非英語的著作,特別是歐洲語文亦逐漸受到重視,華文的地位亦順應提高。在這個範圍內,亦多了六所中國的大學,包括大陸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合肥科技大學與南京大學,比起三年前,名次亦略有提升。不過提升得最快的,還是香港的城市大學、理工大學,前者由三年前的第154名,跳升至今年的第124名,後者由200名以外,提升至195名。

  審核的標準,是基於五項準則:第一項是雇主對畢業生的評價,是學生水平,不過由外人測度;第二項是學術著作被引用次數,是學術成就,不過由校外人去評估;第三項是師生比例,這就關乎大學的設施,當然是和財力掛鉤的;第四及第五項分別是國際學者的比例,國際學生的人數,如是大學需要走向國際,這完全是西方的價值觀。

  在兩岸四地,北京大學與台灣大學的水平,未必差過香港大學,但香港大學之所以超前,主要原則是能夠符合西方的標準;香港科技大學比香港中文大學更加國際化,因此自2007年開始,便能超越中文大學。此外,香港的城市大學在香港的地位,雖然比不上理工大學,但由於懂得玩弄西方的遊戲規則,如是排名更節節上升了。還有,由於大學教育在台灣已走向普及化,因而水準不能上升,但由於台灣大學能鶴立雞群,因此今年才可打入全球100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