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經濟日報:為經貿自由,究竟要犧牲多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7 09:37:38  


底蘊逐漸透明:原來開放美國牛肉是為了TIFA而忍痛做出的犧牲打。
  中評社台北10月27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天社論說,為了開放美國帶骨牛肉及內臟、絞肉等進口,群情激憤,甚至以“喪權辱國”、不恤民命來討伐。經過幾天的沉澱,底蘊逐漸透明;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要求美國同意簽署貿易投資架構協議(TIFA)忍痛做出的犧牲打。

  國際折衝,本來就必須妥協退讓,退讓的底線取決於雙方握有的籌碼。台灣的規模去美國遠甚,在國際經濟與政治的地位更無法望其項背;如今在各區域經貿自由協定的天羅地網之間,我們孤立無援、處處碰壁,對一個恃貿易為命脈的“國家”而言,情何以堪。尤其東盟加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明年即將正式運作,這個在我們臥榻之側卻無我容身之處的新區塊,勢將對台灣構成無以逃避的威脅;而挾此巨型自由貿易區為基礎,包括紐、澳、日、韓等更倡言要組構東亞共同體,如果台灣仍然被摒除其外,地球之大,我們豈有容身之處?

  社論說,正是這樣的處境,逼迫我們急切地與對岸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企圖以此一自由貿易協定(FTA)之中最和緩、鬆散的安排,突破即將四面合圍的困局,儘快多方爭取奧援,擴大與全球貿易夥伴公平貿易、平等競爭的空間。因而當ECFA初見端倪、對岸的態度也大為和緩之際,與美、星,乃至日、歐之間的FTA乃趁勢而進、全力推動。以美國帶骨牛肉等的讓步換取TIFA,是目前已浮上檯面的行動,近來日本商會、歐洲商會等紛紛鼓吹與其母國建立FTA,應該也是努力的成果。

  當這些相關談判一一登場,各方的折衝樽俎,將愈見激烈;我們的籌碼既遠不如人,所求於人之處又格外孔急,則許多看似“喪權辱國”的妥協退讓必將層出不窮,因此我們必須認真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為了爭取經貿自由,我們究竟要犧牲多少?

  社論指,區區一些美國牛絞肉與內臟,就狂牛病到目前為止寥寥數個病例,我們又可將其流向透明化,靠市場力量抑制其擴散而言,若能換得與美國的TIFA,更以此為突破口,擴大戰果,與其他經濟區塊建立自由貿易關係,效益比簡直太高了,算不上什麼犧牲。

  真正的犧牲,不容諱言,將來自台灣與更多貿易對手之間真正的自由與開放。我們號稱是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其實正如對過去戒嚴時代的描述:“90%以上都開放了,只有不到10%的管制!”正是這區區幾個百分點,成了經濟自由化的最大痛腳。

  社論說,這極少數產業與從業人員之所以胥賴政府以高關稅乃至限制進口保護,正由於其競爭力極為薄弱,稍一開放,立刻生路斷絕。因此,他們面對的不是經濟好壞,而是生死存亡;則一旦有人輕言開放,豈不要拚其一死反抗到底?

  兩岸之間的ECFA積極推展,反對黨與若干媒體見獵心喜、加意炒作,正是挾這群拚命的弱勢群體為其後盾,稍微撩撥即可激起熊熊烈火。也正基於此,執政者不斷美化數字,強調影響就業數字如何微小,反對者則刻意渲染,估計近200萬勞工生計受損。

  我們還要火上加油;如果區區ECFA對貿易保護網的衝擊已至於斯,則當我們與美、日、歐等強大貿易對手都簽署FTA,台灣的經濟全面自由開放,受損勞工豈不要再加數倍?當人人自危,我們就只剩一條出路:坐視包圍台灣的口袋逐漸合攏,四顧無援的台灣,終將淪為俎上肥肉;這就是反對者所求?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