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媒誣稱中國軍工靠“剽竊”起家 諷刺俄羅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7 15:32:11  


殲十一保障隊在解決飛機的技術問題。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電/東方網消息:美國戰略新聞網10月25日刊登名為《中國、俄羅斯逆世界潮流而動》的文章,文中詳細描述了中國與俄羅斯在近幾年因為武器仿造問題而造成的摩擦,並詆毀諷刺了中俄在努力加速本國武裝力量現代化的努力,以冷戰思維稱其都是“剽竊”。文章在最後認為,俄方對於中方國防建設高速進步的已經無可奈何。
  
  文章稱,俄羅斯與中國武器出口貿易在上20世紀90年代以來開始表現得非常活躍,兩國高峰時期每年大約有20億美元的交易額。但3年前,俄羅斯幾乎全部停止了對中國的武器出口,武器貿易額從滾滾洪流到幾近萎縮幹涸。其原因是俄方認為中國竊取了它們的軍事技術。例如,今年早些時候,俄羅斯就拒絕出售給中國航母艦載的蘇-33戰鬥機,就是因為擔心中國竊取蘇-33的設計技術,並製造非授權的國產仿製品。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都一直試圖與俄羅斯在討論購買大約50架蘇-33的合同。但開始的時候中國人僅僅表示只希望在第一階段購買兩架,用於“評估目的”。所以俄羅斯表示,他們不會以這種方式賣給中國這種33噸級的重型戰鬥機。蘇-33是蘇-27戰機的艦載改良型。俄羅斯在“庫茲涅佐夫”號(Kuznetzov)航母上搭載了24架蘇-33,有消息報道這些飛機將被可能被為印度新開發的艦載米格-29K型戰鬥機所取代。
  
  俄羅斯方面拒絕賣給中國蘇-33事件的背後,是因為它們認為中國正在生產非俄方正式授權的蘇-27的中國改良版殲-11型戰機。並且俄羅斯獲知此情報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在1995年,兩國曾達成協議,中國向俄方支付25億美元用以購買相關生產線,並取得組裝和製造200架蘇-27SK戰鬥機的授權;俄羅斯方面則全權負責供應這些飛機的發動機和電子設備。但是,當中國在製造95架改型戰機之後,便同俄方取消了本協議。俄方對此的理解是:中國製造和組裝蘇-27SK的項目中詳細了解了並學會了他們所需要第三代戰鬥機的知識,並以此為經驗,製造他們的國改良型蘇-27,即殲-11型戰鬥機。俄方在前幾年因此事大動干戈,並警告中國,脫離俄羅斯的支持單純的仿造和複制生產技術,其結果將只能是“次品”。顯然,事實證明中國並沒有被俄羅斯的說法嚇倒,他們繼續生產著他們的國產改良版殲-11。並公開聲稱其所使用的多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中國還在最近宣布,將出口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這一系統曾被外界普遍認為是含有類似俄羅斯(S-300)和美國(愛國者)的技術的反導/防空導彈系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