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四大天王 還能從歷史灰燼中走出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9 00:20:29  


民進黨四大天王重新出發,蘇貞昌最有希望?
  中評社香港11月29日電/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崑義教授在《中國評論》月刊十一月號發表專文《史鬥、文鬥與人鬥——民進黨再從歷史灰燼中走出來》。作者表示:“從各種政治脈絡來看,沒有阿扁操縱的“四大天王”,未來勢必還是會各自為戰。當然,這場戰鬥最後到底“鹿死誰手”,恐怕還得看每個人如何去發揮他的優勢與能量了。”文章內容如下: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她最新出版的一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書中,序言有一句話寫到:“當我思索如何跟妳講故事的時候,我發現,我自己,以及我的同代人,對那個‘歷史網絡’其實知道得那麼支離破碎,而當我想回身走過那個時代的人去叩門發問的時候,門,已經無聲無息永遠的關上了”。

  也許是因為不想讓歷史之門關上,龍應台她把自己沈入歷史的灰燼中,重新找回那些她父母那一代逃難到台灣的故事,這些故事看似久遠,卻又是我們周遭時時要被提醒的、不想被抹滅的記憶。

  同樣的心情,台灣的前“副總統”呂秀蓮,從2009年9月9日以來,不斷的在她所創辦的“玉山週報”上耙灰,希望把2006年她跟阿扁遭逢“紅衫軍之亂”的“歷史故事”,像翻泥土般的,一一把它翻新一遍,她不想讓那一段歷史就像底層的泥土一樣,永遠沈浸在地底,她要把那一段歷史重新翻上來曬曬太陽,讓世人知道真相,而不讓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輕易的走入歷史。

  紅衫軍亂局 誰在逼宮

  在“玉山週報”連續幾期有關“紅衫軍之亂”的專題報導,衝擊性最大的莫過於在10月中旬所出版的第19、20期,裡面兩篇針對阿扁和呂秀蓮個別專訪的文章,兩人分別提到“紅衫軍之亂”時到底誰在逼迫阿扁下台。

  針對這個問題,阿扁那一篇的專訪裡說到:“2006年11月5日,游錫堃主席來家裡時所說的,說是蘇院長(蘇貞昌)建議一審有罪下台或同意(民進黨)黨團15位成員簽署罷免案成案,游主席只是轉達這樣的意見。結果我選擇了前者,並在當晚記者會宣佈”。

  阿扁這句話的意思是,當時要他“一審有罪下台”或同意民進黨15位“立委”簽署罷免案,這可能和蘇貞昌或是新潮流系有關,但是這種形同逼他下台的“逼宮”作法,過去外界一直認為是呂秀蓮在背後操作,讓呂秀蓮一直蒙上“不白之冤”,這也是呂秀蓮最耿耿於懷的事,所以她利用自己創辦的“玉山週報”,不斷的要澄清真相,就是不想讓歷史的門關上。

  同樣的,呂秀蓮在她的那一篇專訪中也說到:“我確實曾經想請朝野領袖會面,化解對立,可是沒想到,和解咖啡沒喝成,後來卻演變成‘蘇馬會’!這其中有一段內幕。我是一個‘中道’的人,當時看朝野持續對立,內耗下去對台灣傷害很大,所以提出朝野喝‘藍海咖啡’的構想。當時我問扁,要不要請這些反扁的人,一起吃飯?扁說,‘請不動的啦,要不,妳去請’。所以我就想邀集朝野領袖大家一起來,事先也都跟扁報告過,獲得扁的授權。

  後來經過聯繫後,宋楚瑜答應了,馬英九也在考慮中,反而是蘇貞昌反對,結果功虧一匱。本來我想只請朝野政黨的主席,後來想包括院長也一起請吧。扁說,‘沒關係,由你去安排’。所以我也邀了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沒想到蘇當時說要‘想一想’,後來卻偷偷跑去見扁,不知道說些甚麼,後來扁就說‘蘇院長好像有意見喔’,藍海咖啡就沒得喝了。

  沒想到,幾天後報紙上就傳出蘇貞昌要和馬英九會面。可見蘇當時即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居,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他想,既然呂要請大家喝咖啡,於是就搶先一步,私下跑去找馬英九談,意思就是他要主導,這就是‘蘇馬會’的由來。

  但是蘇貞昌不知道,我事先有跟扁報備,也獲得同意;但是‘蘇馬會’卻根本沒有告知扁,蘇幕僚甚至還說‘等扁看了報紙,就會知道’。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一定先向扁報告過,這是我做“副總統”的基本分寸,這一點和蘇貞昌大不相同”。

  呂秀蓮這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赤裸裸的批判蘇貞昌的訪問,擺明的是意指“紅衫軍之亂”時,真正“逼宮”的應該是蘇貞昌,如果再搭配阿扁暗指蘇貞昌要他“一審被判有罪就下台”的說法,這種原本想要“還原歷史”的作法,恐怕會變成“以史為鬥”,甚至繼續引發“人鬥”的場景,民進黨“天王”之間真刀真槍的鬥爭,恐怕就要自此開啟大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