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灣對海西為何至今沒有積極動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01 00:30:18  


 
  福建省在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的實施中,即表示要“建構現代化基礎建設設施體系”,使得未來不僅可以全省連結,也可以透過鐵路網接長三角與珠三角,深入中西部地區,並加快連結全省主要港口、重要工業基地的鐵路支線,強化與國家幹線的聯繫,使得海西鐵路成為國家路網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樞紐。說實在的,福建省這種大氣魄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令人佩服。我們相信,這些基礎建設一旦到位,福建必將快速崛起。目前,台商喜歡落腳長三角與珠三角,而沒有選擇福建,其中一項重要原因就是海西的交通網不方便,目前已有國家政策支持,海西的交通建設應可如期完成。

  我建議,福建方面應該將未來海西經濟區的完善交通網絡、相關聯絡以及可能帶來的效益製作成多媒體的光盤,或放在網站上,或經由在台交流訪問,大量向台灣人民介紹,讓台商對於去福建投資的利多有更深入與充分的了解。

  台灣方面迄今對於海西經濟區仍然沒有積極動作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台灣方面不知道海西能夠提供台灣什麼樣的條件。大陸國務院的《意見》已經出台,福建省也提出了配合執行的《意見》,但是均是原則性的看法,例如“建設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建設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建設兩岸交流合作活動特色平台”、“建設兩岸人才交流合作區域中心”等,並沒有一些具體的優惠措施,致使台灣方面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海西經濟區的作用。有人因而將其視為純粹是解決中國大陸的內部平衡發展問題,認為海西經濟區可以為兩岸關係產生作用的觀點,只是福建省向中央要資源的一項說法而已。還有人用懷疑的態度來看海西,認為以福建現有的建設,如果台商在優惠政策不明的情形下率然投入,可能會掉進陷阱,因而也是保持觀望,謹慎面對。

  先行的困難在哪裡

  福建省有計劃地在海西經濟區全面推動基礎設施建設,也給各城市創造了先行先試的機會。在走訪過程中,我感覺到,愈是較為低度發展地區的城市,愈能感受到海西區政策的機會。寧德與平潭都是很好的例子。

  福州為了加大平潭發展的力道,將平潭縣的行政位階也做了提升,由福州市常任副市長兼任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管委會主任,以期全力建設平潭。另外,在政策的優惠上,平潭也主動提出實施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作為主要思路:在2009~2019年間,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在平潭實驗區新辦的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免二減三”的優惠政策。

  福建省行政學院的研究報告,也希望平潭實行“共創、共建、共管”政策,即在建設時邀請台灣民眾與行政當局參與,未來共同開發建設、共同營運管理,以期能夠在創建雙贏的過程中,消除誤解,形成共識、累積經驗、塑造兩岸政治合作交流的示範樣板。

  平潭這種“共創、共建、共管”思維有其格局,值得肯定。但是仍然沒有形成已經確定的政策,大陸方面好像也沒有答覆,平潭縣政府在今年9月5日的報告中,也沒有提到這個創見。目前平潭在整體規劃時,先是找了上海同濟大學,然後又找了新加坡的設計規劃團隊,並沒有台灣的參與。這可能是因為台灣絕大多數並不知道平潭縣的規劃,但是,平潭縣或福建省沒有在台灣大力推銷也是可能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