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加快重返亞洲 奧巴馬擬邀東盟首腦明年訪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04 12:10:21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美國“重返”亞洲的步伐正在加快。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在下周的首次亞洲之行中,邀請東盟10國領導人明年前往華盛頓,以進一步加強與該地區的關係。美國東盟事務大使斯科特‧馬歇爾表示,儘管面臨來自其他方面的地緣政治的挑戰,美國仍將致力於與東盟的長期接觸。此外,美國助理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昨天到訪緬甸,並將於今天會見緬甸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這也是14年來訪緬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

  東方早報報道,對於美國的這一系列動作,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分析說,奧巴馬一改前任政府對東盟的忽視態度,其直接原因就是中國崛起,同時也是呼應東南亞國家發出的呼籲。但他表示,美國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的重視最終是否能達成某種結果,還需繼續觀察。 

美國不願叫“峰會”

  據報道,主管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上周在華盛頓一次有關緬甸事務的非正式會議上透露,奧巴馬會在即將於新加坡舉行的首屆美國-東盟峰會上正式宣布邀請消息。坎貝爾稱:“奧巴馬總統將傾聽東盟領導人的意見而不是給他們上課。” 

  首屆美國-東盟峰會將於15日在新加坡香格裡拉酒店舉行,奧巴馬和泰國總理阿披實將一起主持會議,參加者包括東盟的7個AEPC成員國,不包括柬埔寨、老撾和緬甸。會談的時間長達90分鐘,而不是之前確定的40分鐘,這樣參加會議的領導人們都有約10分鐘的發言時間。菲律賓將在本周完成會議的詳細日程和聯合聲明的起草,該國是美國在東南亞的最堅定盟友之一。據稱,雙方官員正就使用“峰會”還是“領導人會議”爭執不休,東盟方面希望使用“峰會”,而美國希望僅稱之為“領導人會議”。美國-東盟峰會最早計劃在2007年9月於新加坡召開,但時任美國總統布殊在最後時刻取消了會議。 

  峰會將首先回顧美國與東盟在過去30年的關係,還將討論地區和國際議題,緬甸問題也將是重點,美國與東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性也將被探討。此外,最被外界關注的議題就是美國與緬甸關係的解凍,以及由此對該地區的影響。

華盛頓不再“紙上談兵”

  斯科特‧馬歇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希望能與東盟就一系列全球和地區議題進行更緊密的合作,例如氣候變化、災難營救、經濟一體化等。“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議題。”馬歇爾說。 

  有媒體分析說,自今年上台後,奧巴馬和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表明,美國願意加強與亞洲的接觸,其中也包括東盟。但美國面臨的更為緊迫的地緣政治挑戰──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和伊拉克──使得美國與東盟的接觸降級為一種“推動型”外交。對此,馬歇爾回應說,華盛頓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而表明了將致力於行動。“過一兩年後,你就會得出這個結論了,”馬歇爾說,“我所觀察到的,就是美國將做出長期努力。” 

  金燦榮表示,現在美國在反恐、朝核、伊核問題上沒有做出太大成績,也促使美國政府將注意力轉到了東南亞地區。而負責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跟國務卿希拉里的個人關係非常好,比起一般的助理國務卿影響力更大一些,在他的積極推動下,美國在該地區的政策調整也變得更加有效。“使得美國至少在姿態上,顯得對東南亞非常重視。” 

不意味中國影響力下降

  在被問到美國是否有計劃每年都舉行美國-東盟峰會時,馬歇爾說,現在下結論還過早。“我們要看看會怎麼發展,”他說,“現在我們正在推動,然後才能進行判斷。很明顯,都是要總統來決定的。” 

  金燦榮則說,現在還只看到美國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重視,至於之後會達成何種成果,美國會向東南亞提供些什麼,仍需雙方慢慢磨合。“隨著美國更深的捲入東南亞,東南亞的地位也會有所提升,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影響力會下降,”金燦榮說,“中國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是東南亞經濟的主要依靠,這不會因美國的到來發生變化。中國也可以採取一個敞開的心態,用平常心看待這些事情的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