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經濟日報:亞洲景氣率先復甦,台灣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05 11:25:52  


  中評社台北11月5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天社論說,一周來各國發表各項經濟指標,雖好壞皆有,但大多數朝正面發展;如美國10月製造業景氣指數、歐元區16國、英國及大陸的同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突破景氣臨界點的50點之上,且創一年半甚至三年半來新高,顯示該等國家製造業生產、新訂單及就業的增加,或失業的減緩,反映國內需求增加、總體經濟擴張現象。美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更高達3.5%,超乎預期。這些在金融海嘯衝擊後實質經濟的進展,都是振奮人心的好訊息。

  國際貨幣基金(IMF)上周四公布亞洲地區展望報告,指出由於各國採取積極的振興措施,加上全球貿易好轉,已從全球危機中迅速復甦,包括日本、澳洲與紐西蘭等國的亞洲經濟成長率,將從今年的2.8%,明年提升到5.8%;與工業國家今年負成長3.4%,明年僅成長1.3%比較,不僅突出,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自今年的-1.1%,恢復正成長3.1%,亞洲經濟確有扮演帶領全球經濟復甦的火車頭角色。

  社論說,亞洲各國此波經濟表現最優異的,非中國大陸莫屬。大陸雖金融市場開放不足,受金融海嘯衝擊不大,但實質經濟大衰退,使今年前三季出口萎縮21.3%,受創極為嚴重。不過去年11月提出的人民幣4兆元的擴大內需振興經濟方案,加上地方配合款,復能劍及屨及地落實執行,以及信貸擴增10兆元,幾相當今年GDP的一半,讓IMF將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由5月預估的6.5%,大幅提升到8.5%,在今年少數國家經濟正成長中表現傑出,明年經濟成長率更升至9%。其次印度經濟表現亦相當優異,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5.4%與6.4%。

  台灣在此波金融海嘯的表現,不僅對中、印是望塵莫及,即較同屬出口導向、發展階段相同的韓國與新加坡的表現,亦大為遜色。今年第三季與去年同期比較,韓、星經濟均轉為正成長,分別為0.6%與0.8%,故IMF將韓、星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大幅上修,分別僅衰退1.0%及1.7%。而台灣經濟今年第三季轉為正成長似不可能,因此IMF亦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但仍衰退4.1%,遠較韓、星跌幅沉重。至於明年韓、星經濟成長率,IFM分別提升為3.6%與4.3%;顯然韓、星明年GDP即可超越金融海嘯前水準。而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在今年重跌後,IMF亦祇提升為3.7%,無法彌補今年的重跌,要恢復金融海嘯前GDP水準,只有等待後年了。

  社論指,台灣相較韓、星在因應此波金融海嘯危機的表現,除總體經濟成長方面落後外,在失業率及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競爭,亦相當遜色。韓國失業率在今年6月上升到4.0%的高點後,進入第三季即逐月下降,9月降至3.6%;新加坡失業率是按季發表,3月及6月都維持3.3%沒有變動;而台灣在6月升至5.94%高點後,仍逐月上升到8月的6.13%歷史新高,9月略為下降,但仍達6.04%,遠較韓、星嚴重。

  至於台灣的出口,9月降幅自8月的-24.6%,縮小為-12.7%,主要是對大陸出口轉為正成長;但對大陸以外地區的出口,仍衰退20.5%。即使對大陸出口9月轉為正成長,但以第三季計,大陸自台灣的進口比去年同季衰退15.3%,較自韓國及東協進口分別衰退10.2%及8.4%為大。且2007年時,大陸自台、韓、東協進口占其總進口的比率,均為10%多一點,而今年第三季,自韓及東協進口比率仍分別為10.1%及10.3%,自台灣進口卻降到8.7%;這還是大陸實施“家電下鄉”,加強對台採購的結果,否則占有率會更低,顯然台灣出口競爭力出了大問題。

  現在全球景氣復甦剛在起步,台灣即落後在起跑點上;若執政當局不能認清事實,即時檢討,力圖改進,其後果將不堪設想。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