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新媒:解密“半個地球”出席的APEC會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1 09:54:17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亞洲,除了經濟強國日本,當年經濟發展最為亮眼的要算是號稱“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韓國、香港和台灣了。既然前兩國已是APEC 的創始成員,下來要做的自然是把香港和台灣吸納進來,但是APEC同時又不能“放過”深具經濟發展潛力的中國。為了不讓政治因素阻礙經濟合作,大家最終達成折中方案,在1991年一口氣添加這三個新成員。

  會場沒國旗有原因

  自此,APEC也因有了非主權國家作為成員,而開始以“經濟體”來形容各成員,會議場內場外再也見不到國旗。由於當年的首腦峰會機制尚未形成,就會議名稱而言,部長級會議並沒遇到任何成員提出異議。

  APEC第二屆部長級會議在1990年於新加坡舉行,並在1992年起把秘書處常設在新加坡。1993年,東道主美國總統克林頓提議在部長級會議後召開首腦會議,並在西雅圖舉行了APEC首屆首腦峰會。它當時采納了建立新亞太區域共同體的概念,以實現亞太區域經濟共榮的願景。不過,也因為首長峰會機制正式形成,各國因中國提出反對而作出讓步,當堂堂政府首腦或國家領導人出席APEC會議時,身份也降為“經濟領導人”(Economic Leader)。

  在經濟全球化逐漸形成潮流的時代,以提倡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為宗旨的APEC具有一定的魅力,有不少亞太區域國家都希望加入。終於,APEC在1998年納入最後一個成員越南,擴大成一個擁有21個經濟體,在全球經濟活動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區域組織。進入鞏固期之後,它決定在2010年之前不接納新成員。

  目前在組織外叩門的就包括早在1995年便已提出申請的哥倫比亞、印度、蒙古國、巴基斯坦、寮國、孟加拉和厄瓜多爾等。事實上,印度的申請原已初步得到一些成員如美國、日本和澳洲的支持,然而一些成員卻擔心這個崛起中的國家一旦加入APEC,整個組織的權力分布就會過於傾向亞洲而導致失衡。

  此外,美國的海外屬地關島也舉香港為例,積極爭取以獨立成員身份加入,不過這項申請遭到美國反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出訪馬來西亞、新加坡 出席APEC峰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