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快評:沒有一中原則就沒有健康的兩岸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5 00:08:10  


  中評社快評/中央日報網路報的點評文章說,以中共中央黨校前任常務副校長鄭必堅為團長的一批大陸“重重量級”學者,正在台灣參與“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由於涉及兩岸的軍事、外交等敏 感議題,大陸學者不可避免地會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否則,大陸放鬆對台灣的軍事與外交壓力,就會變成鼓勵偏離“一中”,甚至鼓舞“台獨”。對於大陸的此一立場,應予理解,才能謀求兩岸建立政治互信的建設性途徑。 

  文章說,在大陸的“一中”論述中,原來說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近年已改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同時,原來強調的“一中原則”,自去年底胡六點發表以來,改為著重強調“一中框架”。從這些變化來看,不能說沒有正面意義,畢竟“大陸和台灣同屬一中”,是九十年代台灣“國統綱領”的表述,而“框架”亦比“原則”來得相對彈性。 

  文章說,事實上,台灣所依據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現行的法律和行政架構,都是一個中國架構(或稱框架)。同樣地,大陸所依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政治主張,也是一中架構。所以客觀上,海峽兩岸是以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分別認知“兩岸同屬一中”。這應該就是兩岸建立政治互信的基礎。 

  這篇短評文章一下子就把問題的實質點穿了。

  大陸學者在台灣進行兩岸關係的討論,當然要遵循“一中原則”研究問題、分析問題,並表達立場和態度,這是無可厚非的。事實上,台灣的學者也必須清楚認識到“一中原則”的存在,知道如果要誠實討論問題,就必須誠實面對這個原則。沒有“一中原則”就沒有健康的兩岸關係,沒有“一中原則”就沒有和平發展時期。因此,對於今次台灣一些學者以“一中原則”為否定目標,當引起大陸的更加密切關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