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奧巴馬遭美國政客媒體批評 不太在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0 00:31:03  


奧巴馬在上海會見中國青年,就不同類型的問題展開答問。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11月19日電(記者 梁卓鈞編譯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亞洲之行展示的外交姿態,遭受美國政客、媒體的批評。但奧巴馬旨在尋求與亞洲國家長遠的對話及合作關係,不太在意這些批評。奧巴馬的助理更透露,在鏡頭背後,奧巴馬的話其實很強硬。

  美國《時代周刊》19日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不但向日皇深鞠躬,來到中國之後,他向前來迎接他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唯唯諾諾,在參觀故宮的時候,奧巴馬又向導賞的故宮博物館館長展示感激之情。這一切舉動,均被他的政治對手視為屈服。

  “這是不適當的”福克思電視台保守派評論員威廉.克里斯托爾(William Kristol)指責說。

  “沒有骨氣的蠢貨”網絡上挑動政治爭端的米歇爾.馬爾金(Michelle Malkin)叫囂。

  但奧巴馬以及他的助理均不太在意這些批評。白宮新聞秘書羅伯特.吉布斯(Robert Gibbs)說,“奧巴馬沒有花太多時間去看右翼博客”。

  奧巴馬七天的亞洲行程中,他向4個訪問國家傳遞的訊息,均曾在他走訪過的16個國家裡提及過:“美國將不會再把一己意願強加於別國,而是從共同志趣及相互尊重的條件下,與世界各國開創新的關係。”奧巴馬在東京說。

  實際上,奧巴馬在所有層面上,均希望尋求合作,避免正面衝突,這不僅是出於禮貌的需要。他沒有像希拉里1995年訪華的時候,為人權申辯,也不像美國前副總統切尼於2006年出訪立陶宛一樣,強硬地要求實行民主。取之代之的是,奧巴馬在所有會晤活動中,均尋求共同基礎。奧巴馬形容為“消除舊有的先入為主態度,或是意識形態規條”,加深國與國之間的合作。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奧巴馬訪問中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