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網文章:中國房地產正在綁架整個社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5 09:17:04  


 
  明年還能靠房地產刺激經濟嗎?

  中國青年報早前一篇文章說,進入今年第四季度,業務隸屬於住建部的中國房地產協會(下稱中房協)便開始忙個不停。據媒體報道,中房協受住建部委托,正在調研各地樓市,準備出一份總結今年樓市預測明年樓市的報告。而該報告,將成為明年樓市政策定調的重要依據。據中房協的有關人士稱,明年樓市政策暫不會收口。 

  儘管,中房協的報告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政策取向,但是,中房協的觀點仍然反映了一種政策制定者的普遍共識。今年,樓市的意外火爆,構成了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復甦的基礎。眾多經濟學者和機構所鼓吹的“房地產救中國”的口號,變成了現實。由於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嚴重依賴,也決定了他們勢必希望樓市繁榮。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地方政府為樓市泡沫支付的是高昂的信用和社會成本。從近年來樓市調控政策來看,地方政府已經處於這樣一個悖論之中,既希望房地產成交旺盛,又不希望房價上漲過快,結果是難以實現理想的“中庸之道”。 

  無論是抑制樓市還是刺激樓市,地方政府都想當然地認為,其對房地產市場具有絕對的控制力。其實,這只是一個思想的魔障。2007年,在強大的民意壓力下,各級政府紛紛出台政策抑制房價,房市進入了一年多的寒冬。有些房地產商甚至喊出了要向“豬堅強”學習的口號。樓市調控引發的市場低迷實非政府所願。而隨著金融危機爆發,樓市刺激政策出台,今年上半年,樓市交易出現了多年未見的井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價一路飛升。這種火爆的行情又出乎政府的意料。這說明,房地產市場並非是“一按就癟、一鬆就起”的皮球,其更像是一戳就破、一點就爆的氫氣球。 

  對政府來說,內需不足的問題明年仍將相當嚴峻。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表現出來持續復甦的勢頭,但仍不容樂觀。從各地公布的前三季度數據來看,經濟最有活力的浙江GDP僅比去年同期增長7.7%,低於全國水平。廣東略好於浙江,其GDP同比增長8.6%。而廣東方面亦承認其增長主要得益於固定資產投資和樓市帶動效應。這表明,沿海地區仍然受到出口萎縮和內需不振的雙重制。 

  明年的經濟政策從本質上來說,已經屬於應對危機的中長期對策。因此,政策的著力點應在如何真正啟動內需。而要啟動內需,最重要的是要讓國內的民眾手裡有錢。當下,中國的高儲蓄率與居民的低消費是一對尖銳的矛盾,這是長期財富分配失衡造成的。如果不從解決收入分配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入手,那麼,拉動內需將是一個很難實現的政策目標。在政府和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手中集聚的資金,不是繼續投入基礎設施,就是流入樓市和股市。也就是說,政府即便不刺激樓市,樓市仍然存在泡沫膨脹的風險。明年如果還是要靠樓市來刺激中國經濟,那麼,也意味著更高的風險,這個風險不只是來自金融系統,也來自社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