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博文:奧巴馬的悲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2 09:30:12  


  中評社台北12月2日電/中國時報刊登林博文的文章,分析評論美國增兵阿富汗。
  
  文章說,經過兩個多月的長考和十次最高軍事會議,奧巴馬終於拔劍出鞘,決定加派三萬美軍赴阿富汗,而使阿境美軍總數達到十萬。奧巴馬選擇西點軍校發表其增兵演說,而不是躲在白宮橢圓形總統辦公室對著電視攝影機自說自話。因這是他上台以來最重要的一次外交及國安演說,也是一次最具爭議性的政策宣言;他需要一個歷史性的場合,面對數千名學生兵,以發揮其口才,並達到說服美國人民的最大目的。 

  從奧巴馬的冗長決策過程,可以看到他的個性、心態和局限性。奧巴馬競選總統時推出一個最響亮、也是最吸引選民的口號,就是“求變”(change)。但在阿富汗政策上,卻無情地展示了他沒有辦法“變”,他只能蕭規曹隨,甚至錯上加錯。就像越戰時代的詹森總統一樣,被前線指揮官、五角大廈和一群鷹派牽著鼻子走,這是奧巴馬的悲哀,亦為美國的悲劇。 

  文章指出,自古以來,阿富汗就是任何一個外來勢力的墳場,十九世紀的英國和二十世紀七、八○年代的蘇聯,都在阿富汗吃了苦頭。而今十萬美軍(現有六萬八千)和四萬五千北約盟軍(現有三萬五千)陷在廣漠無垠、山川險惡的阿富汗,究竟為什麼?要保護腐敗無能到極點的卡札政府?要對付塔里班(神學士)組織還是要打擊賓拉登的基地組織?論面積、人口、種族、部落和文化,阿富汗比伊拉克還複雜、難纏,美國和北約的目的是要以時間換取空間,希望在三、四年內訓練四十萬阿富汗部隊以取代美軍和盟軍,這是天方夜譚,也是癡人說夢,絕對不可能的事。 

  阿富汗人口三千二百多萬,文盲高達百分之八十五。現役軍人每次出任務時,總是大批逃亡;現役警察執行勤務時,不是索紅包就是欺壓善良。卡札總統在大選時公然舞弊,多拿了百萬票,其弟賣官鬻爵、販賣鴉片;卡札兄弟的狐群狗黨賄賂公行,就像黑幫治國。這樣的政府、這樣的國家,奧巴馬為什麼不敢斷然說拜拜?《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傅立曼(現已是奧巴馬的高爾夫球伴)和保守派專欄作家喬治.威爾皆大聲呼籲奧巴馬不要增兵,最好想辦法撤軍,但奧巴馬卻選擇了下策。 

  菜鳥奧巴馬不僅未聽傅立曼和威爾的忠告,即連老鳥副總統拜登的意見,亦不採納。拜登本來是自由派中的鷹派(希拉里也是),但他從二○○七年開始就認定阿富汗戰爭的打法必須改變,他曾當面指責卡札貪腐無能;卡札請他吃飯,拜登吃到一半即憤而離席。拜登反對增兵,今春召開國安會議時,力陳增兵之弊;主張全力圍剿“基地”組織,亦即美軍和盟軍應進行“反恐怖行動”(counter terrorism),而非“反叛亂行動”(counterinsurgency)。但奧巴馬沒聽他的話,批准增兵二萬一千人。 

  今年六月,奧巴馬接受國防部長蓋茨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穆倫的建議,把剛上任十一個月的駐阿富汗美軍指揮官大衛.麥克南撤職,而使他成為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炒魷魚以來,第一個被解職的戰地指揮官。麥克南下台後,換上一天只吃一餐的特種作戰專家麥克里斯特。麥克里斯特一接任即展開大動作,一再公開要求增兵四萬(最好十萬),如同要脅菜鳥統帥,連蓋茨都看不下去,公開叫麥將軍收斂一點,“有話要私下講、在適當場合講”。麥將軍向五角大廈提出六十六頁的增兵計劃時,亦刻意先向揭發水門事件的《華盛頓郵報》名記者鮑布.伍華德洩露內容。高階將領沒把菜鳥奧巴馬放在眼裡,無怪乎自負而又傲慢的以色列右翼總理內唐亞胡根本不把奧巴馬當一回事。 

  奧巴馬從九月十三日開始召集“戰爭委員會”開會,每次都在晚上舉行,陸續開了十次,最後一次是在十一月廿九日(周日)晚上。開會時各路人馬激辯,拜登是鴿派,大聲反對增兵;衛星連線與會的駐阿大使艾肯伯里(台灣女婿)亦反對增兵,蓋茨和希拉里主張增兵,最後又是拜登輸掉。鴿派候選人奧巴馬變成鷹派總統奧巴馬,他寧可得罪絕大多數反戰的自由派和少數反戰的保守派,而不敢在阿富汗戰場上“求變”;只能在布什和錢尼留下來的爛攤子上持續加料,繼續把美國子弟送到灰暗的中亞山谷當冤魂。奧巴馬強調他是以增兵來換取美軍逐步退出戰場,這是做白日夢,美軍只會越增越多、越陷越深、越死越多。 

  文章最後指出,美國已在伊拉克花了一兆(一萬億)美元,阿富汗戰爭至少每年要花三千億美元。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漲的美國,很可能會被阿戰拖垮,就像越戰拖垮詹森的“大社會”振興計劃。美國被無謂的阿富汗戰爭所困,中國、印度和巴西則全力發展經濟,難怪美國國力會一路走下坡,而奧巴馬又是個只會空談的軟腳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