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經濟危機橫掃美國 多艘退役航母難逃被拆命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5 11:28:14  


  中評社北京12月5日電/美國科幻大片《2012》中,“約翰.肯尼迪”號航母(CV-67)被海嘯推向白宮的鏡頭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1月29日,一則名為《再次殺死肯尼迪》的報道出現在美國環球戰略網上,這裡的“肯尼迪”就是2007年3月退役的“肯尼迪”號航母。如今,這艘服役39年的巨艦靜靜地停泊在費城的海軍艦艇封存場中,它將面臨怎樣的結局呢?

改作博物館要花大錢

  青年參考報道稱,美國海軍打算將“肯尼迪”號提供給地方政府或非政府機構用作海上博物館。如果該計劃真能實現,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軍艦博物館。目前看來,作為肯尼迪家族崛起之地的波士頓對收留這艘航母表現出濃厚興趣。可無論誰接收這艘排水量8萬多噸的大家夥,錢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將航母改造為博物館並維護良好耗資不菲。

  美海軍一向樂於將退役軍艦改造成博物館,但這不是免費的午餐,海軍在贈予軍艦的同時往往開出嚴格附加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退役軍艦始終保持“體面”的狀態,即維護良好,避免銹蝕。

  二戰期間服役、現停泊在紐約的“無畏”號航母就是這樣一座海上博物館。兩年前,“無畏”號被拖入幹船塢,更換了100多平方米的銹蝕船殼,維護工作花了1.2億美元。

  相比之下,“無畏”號的姊妹艦“約克城”號就沒那麼幸運了,該艦退役後停泊在南卡萊羅納州的查爾斯頓,如今也需要資金維護,可是在經濟危機橫掃美國之際,讓人掏出大把美元維護軍艦非常困難,“約克城”號因此難逃徹底報廢的命運。

另兩種結局都很慘烈

  環球戰略網還探討了“肯尼迪”號可能面臨的其他兩種結局,即作為廢品拆毀,或是作為武器試驗的靶船,這兩種結局顯然比做博物館“慘烈”。

  先看看將舊艦直接報廢的處理方式,長期以來,美軍的多數退役艦船都是這樣被大卸八塊的。如二戰中戰功顯赫的“企業”號航母,在1947年退役後,很快就被賣給一家公司當做廢鐵回爐了。然而,傳統的拆卸流程如今面臨環保人士的指責,被認為對環境造成了損害;如果採取相對環保的方式進行拆卸,成本又過於高昂。

  再看看將舊艦用於武器試驗的處理方式,“肯尼迪”號的姊妹艦“美國”號就是以這種方式發揮了最後的餘熱。2005年5月,美海軍為檢驗航母的抗毀傷能力,用各種武器把退役的“美國”號炸沉,通過真刀真槍的試驗了解了現代化武器攻擊航母的效果。報道認為,將“肯尼迪”號充作靶船,能夠使美國海軍對現代大型航母的抗毀傷能力做出進一步的檢驗,無疑是一次寶貴的機會。

  總之,如果沒有足夠資金用於改造,“肯尼迪”號恐怕難逃被拆毀或炸沉的命運。

美國為何不賣舊航母

  綜觀幾個海軍大國處理退役航母的經驗,不難發現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都存在出售舊航母給他國的做法。反觀美國,雖然是全球最主要的退役艦艇出口國,但外銷產品清單中卻絕少出現航母。今年早些時候,某些印度新聞網站曾爆料稱,美國可能將“小鷹”號航母贈予印度以牽制中國海軍,但美印官方均出言否認這一說法。

  美國為什麼不出口退役航母給其他國家呢?其中不外乎兩個原因:

  其一,是美方出於技術封鎖和保密的考慮。按照有關規定,美軍航母退役後,將進行嚴格的安全處理,即拆除所有重要的作戰系統,以防止他國獲取其軍事秘密。但由於美國在造船技術和工程領域的成熟和領先,一艘經過安全處理的退役航母仍然可以使許多不能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學到很多東西,這是一向重視技術保密的美國海軍不願意看到的。

  其二,即便美方同意出售,對於想購入美國退役航母的國家而言,僅僅買進一艘舊船,與真正形成戰鬥力還有相當的差距。以“肯尼迪”號航母為例,購入這艘大型航母可能不會花很多錢,但是恢復其原有的作戰、指揮系統,再配備與之相適應的艦載機(也只能配備美系戰機),以及訓練艦上人員,總成本極為高昂,一般中小國家的海軍根本無法承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