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報:台灣新政治僵局正在形成 風暴逼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6 09:13:59  


 
  民進黨必須正確解讀此次勝利。說來極度諷刺,民進黨此次選舉的競選口號仍是“地方包圍中央”,及“綠色執政/品質保證”;但這兩句口號其實早已曾經實現,卻均經證實為虛無。民進黨非但曾經成功地以地方包圍“中央”,且執掌中央政權達八年之久;但“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口號,卻落得貪腐無狀、社會撕裂,及“國家”危亂不可終日。現在,若說民進黨在這次地方選舉中贏了,但民進黨因而就能在二○一二年重新在“中央”“綠色執政”嗎?倘若重新執政,又能為“國家”全局帶來什麼“品質保證”嗎?如果答案是未必,則這次選舉的輸贏恐談不上與“國家”全局的關聯。正如,民進黨在選舉中反對ECFA,亦只具地方政治的意義,卻未提出宏觀“國家”全局的替代方案,總不至於仍是“正名制憲”吧?

  同理,國民黨在此次選舉遭到重挫,馬英九個人的領袖威望尤受重傷;但是,多數人民因此就會完全揚棄馬英九的“國家”全局思維,或完全否定其存有爭議的領導風格嗎?看一看台美日中四邊關係的巨變,人民會迎接民進黨重返“中央”再執政嗎?如果答案亦是未必,則此次選舉應也不致動搖“國家”社會的大格局。

  民進黨在此次地方選舉中,部分致勝因素是如宜蘭童玩節取消及張花冠辭“立委”職之類的話題,再加上更低層次的派系、黑函、八卦等選舉操作,甚至連地方治理的議題都被邊緣化,遑論具有“國家”全局的意義;相對而言,民進黨在執掌中央政權八年後被推翻,則是因可怕的集體貪腐、毀憲及玩火自焚地操作台美中關係所致;這些才對全局有影響。故而,民進黨在二十年前主張地方包圍中央,是有意義的,那涉及民主轉型及對“國家”前途的辯論;但在民進黨主政禍國八年之後,仍奢談“綠色執政/品質保證”,雖或仍具地方政治的意義,卻不可能就此視作鋪平重返中央執政之路。

  社論指出,新的政治僵局正在形成。國民黨在基層扎不下根,民進黨則在“國家”全局上找不到出路。這是“中央”與“地方”的剝離,更是“內部政治”與“外在情勢”的剝離。這種“頭腳分離/身首異處”的局勢若是繼續走下去,國民黨、民進黨在大小選舉中有輸有贏,但“國家”社會卻必定大輸。茶壺裡內耗空轉的小風暴,必難逃外在大風暴的牽引;台灣內部政治的小風暴必被外在的大風暴所吸收吞沒。聯合報昨日社論呼籲朝野領袖共建“國家”願景,正是出自此種憂思。

  台諺說:樹頭站得穩,不怕樹尾作風颱。然而,這次選舉似乎顯示樹頭(根)已見鬆動,風暴正漸逼進,台灣這棵樹能禁得起狂風暴雨嗎?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縣市長選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