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黃達業:ECFA不是選舉票房毒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1 16:51:23  


  中評社台北12月11日電/台大財金系教授兼台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達業今天在台灣經濟日報撰文指出,在三合一縣市長國民黨敗選後,各界相當擔心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重大政策,是否會因選舉考量而成為執政黨敗選的祭品。然而,在馬英九及吳院長即時重申將堅守洽談ECFA的既定政策、絕不會因一場地方選舉而改變後,這分擔心顯然是多餘。然而,如何避免讓ECFA議題成為未來選舉時“總統”牌的毒藥丸,便成為執政黨尤其是“經濟部”最嚴峻的挑戰。

  文章指出,推動兩岸交流政策是馬英九去年贏得大選的重要因素,也是作為區隔前任政府的重大施政,而洽簽兩岸金融MOU與ECFA更是推動兩岸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如今,ECFA議題會成為選戰時在野黨操縱的議題,進而成為攻擊馬政府施政不當的利器,主要在於許多人民對ECFA的不了解,產生不安與焦慮。日昨“經濟部長”施顏祥已決定親上電視公開辯論,甚至下鄉舉辦巡迴座談加強宣導,將ECFA說清楚、講明白,便成為政府當務之急。

  兩岸洽訂ECFA對台灣經濟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且可能為大多數產業帶來巨額利益,也因此各界不斷呼籲政府加快ECFA的洽簽腳步。但是對於ECFA簽訂後會直接受到衝擊的弱勢產業及部分民眾,政府至今仍未說明白,以致長期累積的民間恐懼一經選戰的挑引就一發不可收拾,也種下國民黨在農業縣敗選的原因之一。

  至於弱勢產業如何因應後ECFA時期的挑戰,政府必須及早提出配套措施,並針對相關產業擬定通盤的因應輔導政策,使民眾疑慮獲得解除。政府若能一面宣導ECFA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好處,同時,又能說明政府如何因應ECFA對台灣經濟所造成的衝擊,相信必能減少在洽簽ECFA過程中所面對的阻力,增加全民對ECFA的支持度。

  弱勢產業及弱勢勞工的產生,原本就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結果。政府對弱勢產業的輔導以及對弱勢勞工的救濟,即便沒有兩岸洽簽ECFA議題,也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重點之一。因此,針對兩岸洽談ECFA後對產業、對勞工所可能額外增加的衝擊,應可透過配套措施或相關輔導政策來加以彌補,使其衝擊程度能降至最低。例如,對農業縣造成衝擊的大陸農產品開放進口以及大陸勞工開放來台等,若能透過適當政策加以規範並充分向民眾說明,相信可大幅降低推動ECFA政策的阻力。

  以兩岸洽簽金融MOU及ECFA為例,由於台灣幅員狹小且金融機構家數過多,使得大多數銀行、證券、保險的經營陷入困境。為使台灣金融機構重獲生機,透過MOU與ECFA的簽訂,將可為我國金融機構開闢廣大市場並提升其全球競爭力。例如,原本要設辦事處滿二年才可提升為分行的規定,便可因ECFA而縮短為直接設分行,甚至立即承做人民幣存放款業務,這將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帶來無可衡量的龐大利益。

  至於簽訂ECFA對台灣金融業的衝擊又為何?如果經營績效不彰的後段班弱勢金融機構,因陸資金融機構來台而遭擠壓倒閉甚或被併購,固然有可能造成金融業部分勞工的失業,但整體而言,這些金融機構遭到併購或倒閉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並不能牽拖在ECFA的簽訂上。

  持平而言,島內產官學各界對於政府推動兩岸洽簽金融MOU或ECFA大體上是支持的。對於這麼重要的一個經濟政策認知,基本上是沒有甚麼歧異的,如今會在選戰時被用來操作甚至作為代罪羔羊,“經濟部”沒有對政策做充分說明,難辭其咎。“經濟部”對於弱勢產業與勞工的輔導政策及配套措施更應及早擬定,以向社會大眾說清楚。

  文章最後指出,朝野若對ECFA的洽簽原則有共識,自然可以集全民力量與大陸談判早期收穫清單,使ECFA的簽訂能降低對弱勢產業的衝擊,並成為台灣經濟發展再上層樓的最大推力。面對在野黨對ECFA政策的挑戰,馬政府唯有堅定意志,在第四次江陳會談會後加快腳步,完成攸關台灣經濟發展的ECFA協議,相信ECFA政策將成為明年五都大選時“總統”牌的大補丸。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