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習近平:東亞共同體構想符合大趨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3 09:12:07  


在對日本、韓國、緬甸、柬埔寨進行正式訪問前夕,國家副主席習近平12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日韓主流媒體駐京記者的聯合採訪。(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在對日本、韓國、緬甸、柬埔寨進行正式訪問前夕,國家副主席習近平12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日韓主流媒體駐京記者的聯合採訪。 

  關於此訪的意義,習近平指出,日、韓、緬、柬四國都是中國的重要鄰國和夥伴。我們高興地看到,當前中日關係總體形勢良好,中韓關係保持穩定發展勢頭,中緬睦鄰友好合作日益加強,中柬全面合作夥伴關係發展順利。訪問期間,我將同四國政府、朝野政黨以及社會各界廣泛接觸,就雙邊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我希望通過這次訪問,增進中國人民同四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加強中國同四國之間的互利合作,推動中國同四國的睦鄰友好合作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在談到對日本的印象時,習近平表示,我曾先後在福建、浙江和上海工作。這幾個地方同日本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非常密切。我在那裡工作期間,曾應邀到日本的長崎、沖繩等一些地方訪問,結交了很多日本朋友。日本人民的勤勞、智慧和熱情友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關於當前中日關係,習近平指出,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與鳩山首相接連成功會晤,兩國關係實現良好開局,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中國政府始終從戰略的高度和長遠的角度,堅持奉行中日友好政策。我們願意在雙方確立的各項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密切交流,深化合作,推動兩國戰略互惠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我希望我的這次訪問,能夠為深化中日戰略互惠關係作出貢獻。 

  關於建立東亞共同體問題,習近平表示,鳩山首相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顯示了日本政府重視東亞區域合作的積極姿態。這一構想符合亞洲一體化進程的大趨勢,也是包括中日兩國在內本地區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構建東亞共同體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立足現實,又要著眼長遠。當前最重要的是各國應加強對話溝通,形成共識。 

  在談到對韓國的印象時,習近平表示,四年前我訪問過韓國。韓國人民勤勞智慧、熱情友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韓兩國地域相近,文化相通,兩國人民有著悠久的友好交往歷史,建交以來兩國人文交流更加活躍,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這些友好交往,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友好感情,使兩國關係的社會基礎更加牢固。 

  關於中韓關係,習近平表示,中韓關係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兩國領導人密切交往,經貿合作不斷深化。胡錦濤主席和李明博總統商定,以上海世博會和麗水世博會為契機,將2010年和2012年分別定為中國訪問年和韓國訪問年。我希望雙方共同努力,將上海和麗水世博會打造成促進兩國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把兩國人文交流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習近平說,進一步發展中韓關係,符合兩國人民的利益,有利於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我們願同韓方一道,不斷加強友好合作,永遠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我期待通過這次訪問,鞏固和加強中韓各領域的友好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向前發展。 

  在談及中韓自貿區問題時,習近平表示,深化經貿合作是中韓關係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動力。建立中韓自貿區對兩國經貿合作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韓自貿區官產學聯合研究啟動以來,雙方已就聯合研究報告的大部分內容達成一致,同時還存在一些分歧。我們希望兩國有關部門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結合各自產業需求和承受能力,繼續加緊工作,為早日正式啟動自貿區談判創造條件。 

  關於中日韓三國合作,習近平表示,亞洲已成為全球最具發展活力和前景的地區之一。中日韓同為亞洲重要國家,加強三方合作不僅符合三國利益,也有利於亞洲乃至世界的繁榮與發展。我們要把握歷史機遇,不斷擴大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豐富三國夥伴關係內涵,發揮中日韓合作對東亞合作的促進作用,為東亞共同體的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關於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習近平強調,堅持半島無核化,堅持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有關問題,堅持維護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是中方的一貫立場。中方將繼續為推動六方會談進程發揮建設性作用。我們希望有關各方共同努力,爭取早日重啟六方會談。繼續推進六方會談進程,全面實現9.19共同聲明所確定的三大目標,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關於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及應對金融危機措施,習近平指出,我們剛剛開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和極其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及時出台、全面實施並不斷豐富完善應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及相關政策措施,較快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態勢,經濟回升勢頭逐漸增強,國內需求保持快速增長,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積極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和對外開放不斷深化,民生得到較好保障和改善。我們在進出口貿易下降約20%,外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6%的情況下,實現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增長11.3%,使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率達到7.7%。這些成果是來之不易的。中國經濟總體形勢回升向好,但內外環境都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促進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仍將以積極負責的態度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國際合作,為世界經濟早日走出危機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於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行動目標,習近平指出,氣候變化正在給世界各國帶來現實而重大的挑戰。這一挑戰是全球性的,任何一國都無法單獨應對,需要各國通力合作。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儘管如此,中國近年來在節能減排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步驟,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們最近又在此基礎上確立了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的行動目標。這充分體現了中國願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最大努力的堅定決心和政治意志。正在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是全球凝聚共識、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機遇。國際社會應該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授權,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共同努力,推動會議取得積極成果。中方願與各國加強協調,發揮建設性作用。 

  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等採訪時在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