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西方政要近期頻訪阿富汗 給阿政府“打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5 15:29:19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過去一週,西方多位政治、軍事重量級人物突訪阿富汗,會晤阿方領導人,看望本國駐阿軍隊。新華社報道,一些分析師認為,西方政要近期頻訪阿富汗,旨在給阿富汗政府“打氣”。

  美國總統奧巴馬本月1日宣佈調整對阿戰略,決定向阿富汗增派3萬兵力。但在宣佈增兵同時,奧巴馬又釋放信號,說美國將從2011年7月起著手從阿富汗撤軍,逐步把安全責任交還給阿富汗人。

  阿富汗當地一些政治分析師擔心,奧巴馬拿出撤軍初步時間表,是否意味著美國和其他西方盟友會放棄阿富汗?

  多位西方國家重要人物選擇在這一時機訪阿,儘管外界對他們和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及其他阿政府和軍隊高官的詳盡會談內容無從得知,但從獲知的信息看,這些訪問實質內容較少,多含“鼓勵”意義。

  美國國防部長蓋茨8日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會見卡爾扎伊後說,美軍撤離行動的節奏將取決於阿富汗安全形勢的發展,撤離可能“一個省一個省”進行。解讀蓋茨說法,可以明瞭,他想使卡爾扎伊知曉,2011年只是撤軍起點,並非終點,美軍並未打算在2011年徹底走人。

  蓋茨先前在其他場合更為明確地說,美軍撤離阿富汗可能需要花費幾年時間。另外,14日訪問阿富汗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和美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麥克里斯特爾均釋放了類似信號。

  麥克里斯特爾14日在喀布爾舉行新聞發佈會時說,奧巴馬宣佈的2011年7月撤軍起始點不會改變,但美國會致力於幫助加強阿富汗軍隊和警察力量。他還強調,加強阿軍警力量,不單是“數量問題”,更是“品質問題”。分析人士指出,麥克里斯特爾的話表明瞭美國不會放棄阿富汗的立場。

  相比兩名美國高官,英國首相布朗、英國國防大臣安斯沃思和德國國防部長古滕貝格訪問阿富汗,則顯得更為“低調”。這似也符合英、德等其他西方國家在阿富汗問題上的“輔助”地位。

  布朗12日抵達阿南部重鎮坎大哈,多數媒體竟一無所知。翌日,布朗會晤卡爾扎伊後,他秘訪阿富汗一事才為外界知曉。布朗和卡爾扎伊會後公開的內容是,英國將繼續幫助訓練阿富汗軍隊和警察。英軍500名新增駐阿軍人將於近日到達。布朗未就奧巴馬阿富汗新戰略做出評價。

  安斯沃思和古滕貝格則看望了各自國家在阿富汗的駐軍,未公開發表有關阿富汗局勢的言論。

  分析人士指出,阿富汗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向東向南,是同樣處於反恐前線的巴基斯坦,向西是伊朗,向北是俄羅斯及中亞各國。西方國家深知阿富汗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因此,保持在這一地區的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存在,是西方國家真正關心的所在,是其不會撤離的長期戰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