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文匯報:高級將領調整趨勢 紅色後人優先使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6 11:53:36  


資料圖:7月20日,胡錦濤等領導與晉升上將軍銜的軍官合影留念。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文匯報15日刊發軍事評論員妮爾硯的分析文章《止戈為武:解放軍高級將領調整四大趨勢》指出,又到年底前,盤點正當時。2009年對於中國軍隊高級將領的仕途來說,可以算得上平穩之年。雖然經歷了北京國慶閱兵、十餘次戰役級軍事演習等重大任務“考試”,但相對於中共十七大前後各大單位及四總部主官的密集變動,今年調整的密度和力度都回歸正常,全軍先後有 16名高級將領晉陞為大軍區副職級以上職務,保持了相對穩定和注入活力的態勢。北京軍事觀察家認為,今年晉陞的大軍區副職以上高級將領均為“50後”,軍職中也有個別“60後”的,相對比較年輕,並且調整的職位和交流的形式都有所突破,呈現出“不拘一格”的特色,折射出中央軍委今後選拔高級將領的趨勢、思路與標準。

  更加注重全面領導能力

  一是任過軍級主官的受到重用。在提升的大軍區副職中,曾擔任過軍級軍政主官的佔六成以上,如南京陸軍指揮學院院長陳勇升任總參謀長助理、濟南軍區某集團軍軍長宋普選升任南京軍區副司令、武警北京總隊政委馬丙泰升任瀋陽軍區副政委、福建省軍區司令員劉沈揚升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武警黃金部隊政委呂建成升任濟南軍區副政委、濟南軍區某集團軍政委魏亮升任武警部隊政治部主任。觀察家認為,軍級主官在解放軍高級軍官隊伍中是十分重要的關鍵崗位,他們對下直接領導部隊,對上接受軍區和總部的指揮,橫向還要與省級地方政府協調,是考察和展現領導能力和治軍實績的最佳平台。能在關鍵的崗位上出類拔萃,提升起來肯定能擔當大任,這也說明軍委高層對軍級主官在把握大局能力上的高度重視。

  二是完成重大任務出色的獲重任。新任副總長孫建國、總長助理戚建國,去年分別擔任抗震救災軍地聯合前線指揮部指揮長和軍隊抗震救災指揮組辦公室主任,在具體協調指揮全軍部隊快速展開救援行動的工作深得軍委肯定。新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兼南海艦隊司令蘇支前、南京軍區副政委兼南京空軍政委賈延明、南京軍區副司令宋普選、濟南軍區副參謀長馬秋星,去年均率部隊參與了汶川大地震搶險救災,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顯示了超群的指揮才幹。

  三是有過部隊、機關工作經驗的受到重視。突出的是任過參謀長、政治部主任的提升力度大,侯書森由瀋陽軍區參謀長直接升任副總參謀長,牛紅光由總裝備部司令部參謀長直接升任總裝備部副部長,均為數十年來所罕見;海軍政治部主任徐建中任海軍副政委、南京軍區某集團軍政治主任朱生嶺升任福建省軍區政委、廣州軍區某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周為民升任軍區政治部副主任、貴州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劉家國升任成都軍區某集團軍政委。觀察家指出,解放軍歷史上就有重視司令部、政治部主管配備的傳統,曾把選準、配強軍政主官和參謀長、主任俗稱“配好四個一把手”。加上絕大多數參謀長、主任都任過基層部隊的主官,擔任機關主管後工作強度大,提高領導能力快,多是提升使用的“第一候選人”。

  四是“紅色後人”優先使用。與政壇出現紅色接班現象相似,解放軍提升的高級將領中不乏開國將領後代,如新任總長助理陳勇的父親陳坊仁就是解放軍的一員名將,曾任志願軍68軍軍長、山東省軍區司令員。觀察家分析,因為生活、教育和成長環境的特殊,老一輩將領的後代“繼往開來”無可厚非,也符合國人“內舉不避親”的文化傳統。但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給出身平民的軍官以平等競爭的機會,倒是軍隊高層需要關注和把握的深層次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