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葡萄牙華人勤勞節儉致富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8 10:39:19  


  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葡萄牙《葡華報》近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在葡萄牙生活久了,看到“搶、偷、討”的事件很多,在外族人里面,此類事件發生很多,但在華人群體中,卻寥寥無幾,因為華人知道只有走正道才能有富貴平安路可走,走歪門邪道只能是短暫的,不可能獲得生活的真正幸福。 
 
  原文摘錄如下:

  葡萄牙華人在創業初期很少做出一些喪失自我,丟中國人臉的事情,他們通過勞動來養活自己和家人,通過節儉來積累財富,通過智慧與魄力來發展自己。

  在豐富的華夏文化里,每一個行為動詞都有其特定的表達意思,傳統國學《說文解字》給每一個字進行了透徹經典的表達。在葡流浪多年,體驗最深的兩個字就是“撿與儉”,這兩個字與華人的有著不解之緣。

  在葡萄牙華人中一大部分人都“撿”過別人扔下的舊東西,目的就是為了節約每一分錢;等到打拼取得一定成果,生活有所好轉時,靠自己創業所得購買所需要的東西。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是葡萄牙華人生存的基本法則。

  旅葡多年的葡萄牙華人都有“撿與儉”的雙重感受,這是生活變化所帶來的真實體驗。大多數葡萄牙華人到達葡萄牙的時候,雙手空空如也,但有了勤勞的雙手,就不愁沒有飯吃。老一輩華人們來這裡創業初期依靠的就是“儉”字當頭,在二三十年前來葡萄牙時,誰也不認識,沒有語言,沒有朋友,沒有錢財,沒有工作,靠練攤賣散生活,日曬雨淋風吹,一點一滴地積累財富,“撿東西”成了華人節儉生活的習慣。

  華人來葡後,先想辦法租一間便宜的房子,然後,滿街找一些葡萄牙人用壞了或者用得很陳舊的家什來填補屋里的空白,看到凳子、桌子、沙發等被扔的東西,華人就會毫不猶豫地把它們撿回來重新整修,變成家中可以適合的用具。大多數人靠得是今天撿一樣東西,明天撿一樣東西,長期下去,使得一個空家變得應有盡有。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華人家庭在沿襲節儉的老習慣,撿東西,為的是節約我們手中的每一分辛苦錢。 

  在歐洲其它富裕的國家,扔東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把一件舊東西扔在房前屋後,就會遭到警察追查,亂扔垃圾要受到重罰,扔東西必須扔到指定的垃圾回收站,而且要向回收站繳納回收費,這樣才是合理合法的扔東西的方式。葡萄牙則有些不同,你扔東西只要把東西放在門口或放在來往行人比較多的地方就可以了,不會遭到罰款。

  葡萄牙人扔東西比較文明,一般還可以用的東西,如:微波爐、電烤箱等東西,他們會把這些東西洗得幹乾淨淨,把一些附帶的小對象用袋子裝好,放在大件里面,這樣,誰撿到這個東西,拿回去就能直接使用。如果這些被扔的家電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會剪斷這些家電的電線,意思是告訴想撿的人這個家電已經不能使用;在扔一些用過的床墊沙發時,他們會用塑料包住這些東西,為了防止弄臟這些可以再利用的家具,讓拿回去的人用得安心。

  一些超市為保證肉類、蔬菜、面包等東西的質量,到期後,超市會把這些食品扔掉,工作人員在扔這些東西的時候也很小心,他們對一些認為還可以再利用的食品小心地放在一邊,準備讓人撿回去。等東西扔進垃圾桶後,部分想撿東西的人就會選在扔東西的時候,拿著袋子來撿這些被扔的東西。

  生活在葡萄牙近2萬華人中,約有5000家大大小小的商店,在這裡做老板的比做工人的多,追求事業成功、實現發家致富的夢想成為葡萄牙華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目標,幾乎每一個來葡萄牙的華人都選擇勤勞節儉致富,這是華人的平均富裕程度超過其它民族生活水平的主要原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