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山東台兒莊大戰故地將建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9 16:33:46  


 
  在研討會上,兩位當年親歷嚴酷戰爭的老人難抑激動。參加大血戰的王清松對當年的記憶仍舊十分清晰:“我是27師158團團長楊守道的衛士,跟著團長在戰場上奔走了40多天,目睹了戰爭的慘烈。”連續多日的密集轟炸讓老人耳朵就此失聰,不過老人仍然十分爽朗:“以前也沒有發現什麼不方便,不過現在可能要考慮去治治了,否則記者採訪我的時候會很困難,我很願意和大家一起把這段戰史寫好。”末了,老人還即興作了一副對聯表達欣喜:“追歷史凝聚胞情,展未來同鑄華威。”

  另一位參戰將士李宗岱老人在當年參加大戰時,就是一位戰地英雄,曾接受中央通訊社的採訪報道,這次他還特地帶來了當年中央社記者為他拍的照片。這讓此次前來採訪的台灣中央社記者興奮不已:“真沒想到在這裡能碰到70多年前我們社曾經訪問過的英雄,太不可思議了。”這位當年的代理連長,如今也已92歲高齡,“來到這座英雄的城市,仍然被其震撼。如今兩岸交流逐漸開放,作為當時國共合作成果的親歷者,感受非常複雜,但是非常欣慰……”

  儘管大戰的硝煙被後來國內國際風雲所吹散,可是海峽兩岸乃至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中國人,一直對這場戰事念念不忘。與會專家表示,應該解讀戰爭之外的意蘊,勇氣、榮譽、希望、自尊、同情和犧牲,諸多元素凝聚的是一個民族超越戰爭的高貴精神。

  在回憶槍林彈雨、崢嶸歲月的同時,各方也在為台兒莊這個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首次對外虜取得重要勝利的地方的發展前景建言獻策。

  座談會上,台兒莊區區長霍媛媛提出了當地的想法——全面建設台兒莊運河古城、大戰遺址區、大運河遺址區以及城區,其中運河古城爭取明年5月開城。擬建國共兩黨合作史料館、台兒莊大戰全景畫館、抗日英雄紀念碑也排在建設計劃日程表上;另外對於台灣街的改造以及台灣工業園的升級也會逐步落實。

  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發言中,期望棗莊和台兒莊以兩岸關係“四點主張”為指導,以國共合作、台兒莊大戰的光輝歷史為紐帶,以重建運河古城為契機,著眼於建設中國第一座“二戰紀念城市”,從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來自台灣的向陽公益基金會董事長廖正豪在發言中,以陝西法門寺佛祖舍利訪台獲得巨大成功為例,希望台兒莊多一些宣傳和行動,同時建議把研討會移師台灣舉行。他說“多到台灣走走,越走才會越親。”

  台灣工黨主席鄭昭明建議台兒莊大戰紀念館適當增加鄭成功收複台灣的內容,他說,他作為鄭成功的十三世孫,願意也有責任提供相關的資料。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