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江陳會在即 台灣學者研討“兩岸政治定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1 11:43:20  


 
  中國大陸與兩岸問題專家邵宗海表示,兩岸定位最大的困難不在於兩岸自己對自己如何定位,而是把兩岸放在一起,界定兩岸之間是一個甚麼樣的關係。“一中三憲”就是把兩岸放在一起來討論,這是非常難的事,也是一個可能的方向。

  邵宗海表示,兩岸關係定位很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對等性”(相對性,relevant),即你是甚麼,我就是甚麼;如果中國大陸是“中央政府”,台灣就是“中央政府”,所以北京方面一直沒有接受對等性這個看法。但是在實際的做法上,雙方已經用“對等性”來處理兩岸關係,例如海基會與海協會。在兩岸關係的互動上,兩岸並沒有否定公權力的授權,也沒有否認政治實體的操作,這就是一種“定位”的形式。用“兩岸”彼此定位,就是為了避免用“兩國”來定位。馬英九用“兩區”定位,即使民進黨執政,在修改兩岸關係條例時,也沒有更改這種表述方式,顯示民進黨也沒有多強,基於現實,在這個問題上也必須有所妥協與調整。

  邵宗海特別回應林濁水對“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在形式邏輯上無懈可擊,但可行性很小”的說法提出回應。他說,任何事情都有理性與感性面的雙重面貌,理性不能夠完全解決感性的發展。例如東西德在1990年突然統一、蘇聯的瓦解、歐盟的里斯本條約通過,都是幾年前認為不可能的事。同樣的,我們也必須了解,“獨立”雖然不一定不可能,但是“統一”或“統合”也不一定是不可能。目前政治大學、成功大學都已經成立了“兩岸統合中心”,今天有這麼多的年輕人願意來關心這個問題,這也都是我們以前很難想得到的。

  周奕成表示,對於兩岸統合學會的努力表示感佩,也希望更多人能夠共同加入來解決這個難題。周奕成稱,要解決兩岸政治定位問題的前提是台灣人民能夠可以接受,其次是大陸可以接受。台灣內部要達到共識不容易,這不是因為台灣內部沒有共識,而是因為共識沒辦法表達,甚而被分化。台灣現有的政治體系沒有辦法去處理這個問題,很多複雜性的問題透過兩黨,就變成只有兩種聲音。

  周奕成認為,目前兩岸的現實是“一中一台”,在名目上是“兩個中國”,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中華民國”,其中一方或雙方均宣稱擁有對方的領土與主權。這兩個“國家”關係並非一般的國家與國家的關係,因為雙方並不排除高度的統合,甚而積極地向統合方向實踐,這使得兩岸的關係非常特殊。

  陳宜中表示,有人期望的“和平獨立”主張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台灣想以魁北克為經驗,那麼必須要期望中國大陸變成加拿大,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目前馬政府僅僅強調兩岸平等互不隸屬,但是迴避“一中”;由於北京始終不願接受台北所期盼的兩岸平等互不隸屬,而堅持主從關係下的一國兩制;因此,兩岸雖有愈來愈深的民間交流與經貿往來,但政治僵局仍難以化解。陳宜中認為“一中三憲、兩岸統合”是目前關於兩岸和平發展的論述之中,稱得上是思慮最週延者,值得肯定與推動,但是他也語帶憂心的說,這可能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努力才會有成果。

  謝大寧也回應林濁水的看法,認為尊重兩岸為憲政上的平等關係,與承認兩岸為“兩個國家”關係是完全不同的;統合併不會帶來多元的消失,反而是尊重多元。

  謝大寧並稱,從政治上的可操作性來說,任何涉及兩岸關係的論述大概都要具備幾個要件,首先,它當然必須相當程度上可以保住台灣的最基本價值與利益,其次,它必須滿足所涉及之對岸與國際各造之相對利益,再者,它也必須能夠某種程度描繪出台灣一個可以看得見的遠景。“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的論述,不僅符合上述三個要件,更有意義的地方在於,它為台灣勾勒出了一個遠不同於和平保台論的遠景。它以“一中三憲”為背景,以此將台灣納入整個中國崛起的世界格局中,通過“兩岸統合”的制度安排,去一起“經略世界”。這樣的想法當然不只是在經濟上運用大陸市場而已,它更是一種跨領域的,全面的把台灣帶向一種積極進取道路的方略。

  這次有關“兩岸政治定位”的研討會,是兩岸統合學會與台灣內部各社團,一連串有關“兩岸和平發展路徑研討會系列”的一部分,未來還會持續進行有關議題的討論。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第四次陳江會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