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星島日報:綠營例行示威 不會令兩岸關係脫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2 09:42:49  


  中評社香港12月22日電/星島日報今天社評說,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飛抵台中,定於今天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簽署兩岸三項合作協議。台灣在野民進黨慣常發動群眾包圍抗議,相信無法阻撓兩岸關係按照早已鋪好的軌道前進。

  陳雲林這回第二次以海協會長身分訪台,保安空前嚴密,原因是他去年十一月初訪台北時,民進黨發起萬人北上“圍城”行動失控,示威群眾向維持秩序的警員投擲石塊、燃燒彈和排泄物。那次,馬英九要臨時提早接見陳雲林,陳雲林亦放棄台南行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被冠以“暴力小英”的綽號。

  社評說,今次民進黨發動的示威,雖然還算熱鬧,但聲勢大不如前。箇中原因,包括時勢不同,議題有別。

  簽三項協議實務居多

  時勢方面,上次民進黨剛遭遇選舉失敗喪失執政地位的挫折,蔡英文新登場,藉陳雲林訪台作為重新凝聚群眾的焦點,壓馬英九氣勢,自己掌控群眾運動的經驗又不足;現在民進黨已經重新整合,在月初的縣市長、縣市議會議員和鄉鎮市長“三合一”選舉中,奪回宜蘭縣長一席,總體得票率直逼國民黨,無復當年“悲情”,也不希望太偏激的暴力場面嚇掉中間選民。

  議題方面,上次陳雲林訪台,首晤馬英九,海協海峽兩會領導人簽署兩岸“大三通”協議,樹立兩岸關係的里程碑,標誌台獨路線的重大挫敗。

  相比之下,今日陳江會簽署的三項協議,包括漁船船員勞務合作、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及農業檢驗檢疫合作,促成兩岸經濟交流更進一步,事務性質遠強於政治性質。原定簽署的避免雙重課稅和稅務合作協議,則因為尚有技術性問題待解決,押後簽署,大家沒有賦予“弦外之音”的政治解讀。

  贏民眾好感實惠續來

  社評說,大陸高官接二連三到訪台灣,大家已經習以為常,民進黨以群眾行動“招呼”大陸官員,也漸漸變成例行公事。各方都心知肚明,兩岸加強來往的大勢無可改變。

  兩岸經貿、宗教、旅遊、學術等民間往來,日益密切。兩會經過昨天的預備性磋商,已經同意,把馬英九提出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下次陳江會上正式搬上議事桌討論。這個類似內地與本港更緊密經濟貿易安排(CEPA)的框架協議,是馬英九的重點競選承諾,是民進黨的重點反對議題,原因是大家都看到協議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的威力。

  社評最後說,陳雲林此行未完,日後會再來台灣開會,照樣會遇上民進黨的抗議,激烈程度則隨到時的政局和議題敏感性而起伏。北京方面體諒馬英九面對統一問題上的難處,仍然會按照既定的路軌,透過加強交流,讓台灣民眾感受到實惠,逐步減輕台灣民眾對大陸的疑慮和抗拒。在這前提下,北京惠台措施應會陸續有來。


    相關專題: 第四次陳江會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