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今年買金454噸 總儲備仍在前五之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30 11:08:12  


專家認為,利用傳統的國人黃金消費心理,通過民眾來買黃金的方式更為巧妙。(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12月30日電/在國際金價重新站上1100美元之時,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在日益擔心美元貶值的情況下,各國央行今年合計淨買入黃金約280億美元,折合約890噸;其中,中國買入黃金454噸,居全球之首。但專家表示,中國的黃金儲備實際上在世界的排名為前五名以外,在金融危機的影響還無法評估的情況下,中國作為外匯儲備大國和黃金儲備小國是非常危險的,中國增持黃金儲備,無論是對人民幣未來的地位,或中國綜合國力在國際金融秩序中的影響力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各國中央銀行2009年合計買入折合890噸黃金,均價978美元/安士,比年初的黃金價格高約15%,但比現今的黃金價格低了12%,基本處在中間水平。這也是全球央行20年來首次成為黃金淨買家。

  新興市場國家為主要買家

  數據顯示,今年黃金買家主要是新興市場國家,三大新興經濟體:中國、俄羅斯和印度成為買入黃金最多的國家;其中,中國今年買入黃金454噸,成全球第一。而菲律賓、哈薩克斯坦、斯裡蘭卡和墨西哥等國也將其儲備從美元轉向黃金。

  各國央行買金時間從年初綿延到年末。與此同時,一些發達國家也趁機出售黃金並從中漁利。今年各國央行和國際組織共賣出120億美元的黃金,其中最大一筆交易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出售給印度200噸黃金。另外,歐洲部分央行也充當了賣金的主力,賣金時間則主要集中在上半年,為此,今年6至7月國際金價一度萎靡不振。

  美國未賣金看好長線金價

  對於全球央行高達890噸的淨買金數額,多數市場人士認為,其顯示出黃金的保值價值正在全球範圍內日益突現,對長線金價形成重要利好。美林財富管理公司的分析師Bill O'Neill由此認為,未來18個月里金價會觸及1500美元。而2010年各國央行的買金總額、買金央行數額都可能進一步增加。

  不過,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Dylan Grice表示,“一些國家中央銀行的投資經常失準,印度央行購買IMF黃金的行為就表明金價見頂”。而廣東粵寶的朱志剛認為:“市場出現眾多富國連續賣金的現象,證明其至少不太看好中線的金價。”但美國至今尚沒有加入到賣金的行列中來,說明長線金價仍可謹慎看好。

  通過民眾買金方式更巧妙

  北京產權交易所黃金分析師朱桐表示,雖然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黃金買家,但中國的黃金儲備實際上在世界的排名為前五名以外,這說明中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黃金大國。在金融危機的影響還無法評估的情況下,中國作為外匯儲備大國和黃金儲備小國是非常危險的,中國增持黃金儲備,無論是對人民幣未來的地位,或中國綜合國力在國際金融秩序中的影響力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朱桐認為,對中國來說,除了通過央行向IMF購買以外,利用傳統的國人黃金消費心理,通過民眾來買黃金的方式更為巧妙,可以在實現藏富於民的同時,在對金價影響最小情況下完成黃金儲備的增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