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美關係“三十而立” 日趨成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30 19:26:03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電/三十而立,標誌著一個人走向成熟。中美關係在兩國建交三十年後,也迎來成熟與收穫的2009年。這一年,新華社記者在華盛頓多次親歷中美重要事件的報道,對此有更深的體會。 

  兩國關係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是雙方高層對話日益頻繁,為兩國關係做出新的定位。今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多次舉行重要會晤,確立了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關係、並將採取切實行動穩步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夥伴關係的中美關係新定位。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9月訪美,是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近20年來首度訪美,掀開中美議會交往史重要一頁。 

  今年7月,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成功舉行,兩國高層進行了一次重要的集體對話,為加強兩國關係提供了重要框架。 

  就連一向被視為中美關係“短板”的軍事關係也出現回暖跡象。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自10月24日至11月3日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與美方達成多項具體共識,反映出兩軍關係面臨改善和發展的新機遇。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資深研究員李成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如果兩軍能夠在軍事領域開展合作,那就很難想像還有什麼領域不能合作。” 

  標誌之二是中美關係的戰略基礎擴大,內涵更加豐富。與以往相比,今年中美兩國領導人會談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全球問題成為討論的中心議題。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肯尼思.利伯索爾(李侃如)說,“全球性議題正在真正成為兩國關係中心議題,這在中美關係史上尚屬首次。”他說,在2009年之前,經濟與金融危機、清潔能源與氣候變化以及防止核擴散等全球性議題在中美關係中的作用十分有限,但如今中國在大多數全球性問題上都有重要影響力。“今後全球性議題將影響兩國關係走向,兩國關係也將影響全球走向。” 

  美國財長蓋特納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閉幕後回答記者提問時也曾說,美中在經濟政策和改革框架上達成一致,“將為實現更可持續和平衡的全球經濟復甦奠定基礎”。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問題高級研究學院中國項目主任戴維.蘭普頓說,奧巴馬訪華期間雙方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表明,中美對全球經濟和生態穩定以及全球安全有共同願望。美國智庫“美國進步中心”高級研究員尼娜.哈奇吉安說,這一聲明內涵非常豐富,其中包括在反恐、農業和流行病等諸多全球問題上的合作承諾,“如果能夠得到落實,將使雙方受益”。 

  中美關係的成熟還體現在雙方開始以更務實的態度看待對方和處理分歧。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和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問題專家戴維.香博(沈大偉)認為,今年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的一項顯著轉變是從以往的“戰略防範”策略變為“接受中國正成為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的一個全面夥伴的事實”。美國前駐華大使尚慕傑說,中美關係如今是一種建立在共同利益上的成熟關係,不應因為在人權等問題上的分歧而影響兩國關係大局。 

  美國政要近來頻繁引用中國格言或諺語,也體現了美方對中國發展和中國文化的日益尊重。比如,今年7月,奧巴馬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發言時曾引用孟子的話“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希望美中共同開闢一條通往未來之路,避免讓猜疑和分歧堵塞了道路。 

  “在許多公開表態中,美國總統奧巴馬、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和國務卿希拉里都表示尊重中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多地認識到中國對世界各個領域的貢獻,希望以平等方式與中國進行對話,”李成說。 

  美國副國務卿霍馬茨曾對記者說,儘管存在分歧,但美中兩國已奠定堅實的合作基礎。“我深信,無論將來兩國間有什麼問題,都可以通過建設性的方式予以解決。” 

  中美關係日益成熟也反映在兩國民間交流不斷擴大和加深,成為兩國關係的“壓艙石”。僅以教育交流為例,目前在美學習的中國留學人員有9萬多人,美國也有超過萬名學生在中國學習。 

  在美國日益紅火的“孔子現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美關係走向成熟。今年10月28日,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決議,紀念孔子誕辰2560週年,以認可他對“哲學、社會和政治思想所作出的無法估量的貢獻”。美國首家孔子學院——馬利蘭大學孔子學院院長、物理學教授劉全生說,此事體現了文化價值觀念的交流對中美關係的有力推動。自2004年美國第一所孔子學院成立以來,孔子學院發展迅猛,總數達到了65家,已日益成為兩國人民增加“共同語言”和“共同價值”的重要平台。 

  美國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蓋保德認為,美國人需要加深對中華文化和歷史的了解,因為這種了解能夠更好地幫助兩國解決共同面對的挑戰。“美國進步中心”的哈奇吉安認為,奧巴馬宣佈在未來4年內派遣10萬名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是他今年訪華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這將加深美中人民之間相互了解,為世界未來謀福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