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青年入息中位數逆市跌 比97年低一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4 10:17:54  


  中評社香港1月4日電/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棟樑,香港未來,有賴現時20至30歲、生於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第四代港人接棒。這一代雖成長於最繁榮的年代,如今卻要面對經濟轉型的未知,怨氣逐漸積聚。

  明報報道,隨著經濟發展,1997至2008年間市民收入中位數上升9.4%,唯獨15至24歲的年輕人、即所謂“八十後”,入息中位數不升反跌,20至24歲一族的入息中位數,由97年的8200元跌近一成至7500元;至於更年輕的20歲以下跌幅更大。有學者分析,年輕人學歷普遍提升,但收入卻減少,反映教育政策及經濟發展錯配,若政府不作出應對,年輕人怨氣必會累積,成為計時炸彈。

  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以2008年固定價格計算,香港整體僱員收入中位數,由1997年的9600元上升至08年的10500元,增加9.4%,顯示隨著經濟整體發展,港人收入普遍上升。不過,若以年齡組別分類,在10個年齡組別中,15至19歲及20至24歲這兩組年輕人的收入中位數卻不升反跌。

  僅15~24兩組別收入跌

  在1997年,15至19歲及20至24歲這兩個組別的收入中位數分別為6300元及8200元,但在2008年,這兩組別的收入中位數分別下跌至5500及7500元,跌幅分別達12.7%及8.5%,15至19歲這類最年輕就業人士的薪酬抗跌力最低。

  其他年齡組別方面,45至49歲的就業人士收入中位數升幅最大,達25%,由9600元上升至1.2萬元。2008年,35至39歲及40至44歲這兩組的收入中位數最高,達1.3萬元。

  學者﹕對政府社會怨氣增

  不過,2006年中期人口報告顯示,1996年約有18.5%年輕人具專上教育程度,2006年已增至30.6%,約有27萬人,當中有28%是副學士。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指出,年輕人學歷提高,增加他們對社會及個人權利的認知;但同一時間,部分年輕人面對失業及收入下跌問題,往往增加他們對政府及社會的怨氣。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表示,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在任期間,銳意10年內讓60%青年接受專上教育,開辦大量副學士課程,青年人學歷提升,但副學士的認受至今仍有爭議。他指出,年輕人學歷提升,但收入卻下跌,反映教育政策與經濟發展出現錯配,加上近年經濟不景,年輕人更難找到工作,具較高學歷的青年不單要面對現實尋找低薪工作,甚至要面對失業,這從年輕人失業率高達20%以上便可見一斑。

  “倘不解決 將成計時炸彈”

  周永新及蔡子強均表示,政府要全面檢討現行的教育、經濟、房屋等政策,研究如何紓解年輕人面對的問題。蔡子強表示,在日前的元旦大遊行,不少青年提出置業困難及其他訴求,若問題未能解決,日後不難成為政府的計時炸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