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方朔:悲慘指數  考驗所有的執政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5 09:55:35  


  中評社台北1月5日電/文化及政治評論家南方朔今天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文章說,近代美國經濟學家裡,歐孔恩(Arthur Okun)有其不平凡之處。他年方卅三歲就已出任甘迺迪的白宮經濟顧問,到詹森總統時更擔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對美國貢獻甚大。他設定過許多指數,至今仍被廣泛使用,其中有個“悲慘指數”(Misery Index)可能最為有名,已成為判斷一個政府經濟表現的有效參考。 

  所謂“悲慘指數”,如果現在重訂,可能已須加上其他成份,但歐孔恩的指數,則是將通貨膨脹、失業率、長期利率,以及GDP成長率這四項的變動率加總而成。若四年任期變動為負債,那就是愈來愈有改善,人民的悲慘情況即已降低,以一九八一至八四雷根總統第一個任期為例,它的通膨率變化為負六點三,失業率變化為一點四,長期利率變化為負○點七,GDP成長率為○點七。“悲慘指數”的變化為前述數字的加總,為負四點九,乃是過去五十年來的第一名,難怪兩黨縱有意識形態之偏好,但談到雷根總統,美國人民仍多半表示感念推崇。 

  文章續道,不久前,美國當代另一重要經濟學家巴洛(Robert Barro),曾將美國戰後杜魯門總統到柯林頓等十三任總統的“悲慘指數”做了排列討論,文章收在他的文集《沒有什麼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新千禧年的經濟理念》裡,根據他的排列,我倒是注意到幾個現象: 

  一、尼克森的第二任,經濟表現為半世紀以來第二差,柯林頓的第二任則是半世紀以來第二好,這使得尼克森的“水門案”和柯林頓的“陸文斯基性醜聞案”處於完全不同的社會氣氛下;如果再加上雷根的“伊朗─尼游案”即對比性更強了。“伊朗─尼游案”涉及政府的濫權與說謊,惡行重大,但民主黨國會硬是對它毫無辦法,這多少都和雷根的經濟政績第一有關。巴洛教授特別把尼克森和柯林頓的兩件案子拿來討論,的確有點曖昧。但他當然不是在鼓勵美國總統用好政績做壞事,而只是顯示政績所造成的社會氣氛可能會影響到壞事的評價。 

  二、半個世紀裡,經濟政績最好的前三名是雷根,柯林頓,甘迺迪,雷根接的是卡特的爛攤子,柯林頓則接老布什爛攤子,甘迺迪則是在經濟表現極差的艾森豪之後。但美國政治優良傳統,乃是接爛攤子的不會把責任推給那已下台的前任,而是自己在爛攤子上另建新攤子。雷根接任時美國經濟延續著一九六○年代以降的高通膨,但他硬是改變思維扭轉了通膨沉疴,第二任更在就業與成長上做出貢獻 他雖留下嚴重赤字問題,但那卻是柯林頓賴以成就功名的基礎。雷根之後是平庸的老布什,於是老布什一任而終,柯林頓上台後撙節支出,改善就業;第二任更開展全球化,打開市場,創下平均成長率四.二%,失業率僅四%,通膨率僅二.三%等歷史的高點低點。至於甘迺迪接艾森豪的經濟爛攤子,以國家精神的重建來帶動經濟與政治改革,可惜太早遇刺,否則美國必已早就改觀。 

  三、由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歷任總統的經濟表現,的確可看出它有人才與庸才參差的規律,前任留下的問題不能大刀闊斧改革者,必成庸才,而庸才過後也必有英才出現。而最糟的乃是尼克森到卡特的那十二年,政治丟不開包袱,經濟拿不定主意,壞時代全都集中在此。尤其是卡特,他是民主黨永遠之痛,他是絕對的好人,只幹一任即下台,下台後反而聲望日隆,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但在任內卻不學不思不為,經濟與外交皆半世紀以來最糟糕。他的親信重臣卡德爾(Patrick H.Caddell)曾寫給他許多備忘錄,要他“去領導”,但都不被理會。這也是半世紀裡,共和黨以尼克森為最差,民主黨以卡特最差,卡特之差還甚於尼克森的原因,民主黨的人視卡特任內為“消失的四年”,都不太喜歡談他。 

  美國經濟學家有多人嘗試將經濟政績與選舉的相關性建立取象預測模式,儘管完美的模式不可能,但經濟政績的表現,尤其是“悲慘指數”的重要則了無疑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