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當初雪藏“全球反恐”口號,是因為當時民意厭倦沒完沒了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對單邊外交、借“反恐”侵害個人隱私和關塔那摩監獄虐囚也感到越來越不耐煩;但隨著聖誕夜的驚險一幕,美國人開始重新正視“美國安全”問題,他們驚訝地發現,也門已成為反美恐怖主義的大本營和訓練地,而美國對此卻掉以輕心;他們更驚訝地得知,涉嫌策劃未遂爆炸案的恐怖組織骨幹竟都是從關塔那摩監獄中釋放的“改造成功典範”,於是對奧巴馬避談反恐、強調釋囚等等的印象勢必發生改觀。此時此刻,奧巴馬只能重舉“全球反恐戰爭”旗號,這既是為了救急,也是為了自救。
事實上,美國早在2000年“科爾號”驅逐艦在亞丁灣被炸後就對也門恐怖組織展開了空襲報復行動;這次對也門政府的軍事援助和情報支援也已進行了一年多;甚至被廣泛渲染、針對“基地”分支頭目和營地的襲擊,也是在聖誕炸機未遂案發生前就開始的,但此前白宮刻意保持低調,惟恐人們知道美國在也門的行動,爆炸案後則反其道而行之,惟恐美國人不知道美國在也門“有所作為”。
然而姿態容易擺,事卻並不好做。也門是半島最貧困的阿拉伯國家,且經歷過長期分裂,內部矛盾尖銳複雜,加上和索馬里一水之隔,長期成為軍火走私孔道,安全隱患極多;也門政權控制力脆弱,在海灣戰爭期間又曾是僅有的3個同情薩達姆的政權之一,在與美國合作方面態度反覆,國內反美情緒高漲,“科爾號”亞丁灣爆炸案甚至比9?11事件還早將近一年,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美國不論投入過少或過多,都可能出現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