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中斌:全球暖化的盲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7 09:13:48  


林中斌:氣候變遷的全貌是“氣候極端化”,而不再只是“全球暖化”。
  中評社台北1月7日電/淡江大學教授林中斌今天在聯合報撰文,分析指出全球暖化的盲點。內容如下。
 
  針對“全球暖化”危機,一百九十三國、一百一十九位元首齊聚一堂,剛開完哥本哈根峰會,“全球寒冬”在二○一○年元旦立刻報到!這難道是大自然給人類開的大玩笑嗎?

  華北暴雪六十年罕見。韓國首爾遭近百年來最大暴風雪襲擊,積雪廿六公分打破歷史紀錄。美國北部明尼蘇達、北達柯他州、及甚至東南部佛羅里達州創歷史低溫。英國出現卅年最冷冬天。北印度寒流下數十人凍死。

  當寒冬災難愈來愈多

  其實全球寒冬的災難於○六年已開始,但被解讀為“例外”或“非典型”。問題是:當例外愈來愈多時,所謂的“典型”必須修正,否則便可能淪為科學歷史上權威學派後來被取代的插曲。讓我們回顧:

  ○六年一月是歐洲七十七年以來最冷的一月,維也納地鐵鐵軌凍裂。同月,日本大雪創紀錄,死亡八十九人。二月新疆大雪達零下攝氏四十一度,一百多隻寒帶生物鵝喉羚死亡。○七年一月暴風雪襲全歐,交通大亂,四十人死亡。澳洲新南威爾斯有五十年以來最冷的二月。九月法國突然下起大雪,乾熱的耶路撒冷居然降雪三次。○八年一月歐洲冰風暴,死十多人。二月中國遭到五十年未遇的大雪災。三月美國罕見大風雪來襲,俄亥俄州哥倫布市降雪量創百年紀錄。二、三月間阿富汗遇上幾十年不見的嚴冬,凍死九百多人。七月南極氣候反常,數萬企鵝寶寶凍死。十二月美國暴風雪,十一人死亡。○九年二月英國暴風雪,陸海空交通癱瘓。

  熱的更熱,冷的更冷。氣候變遷的全貌是“氣候極端化”,而不再只是“全球暖化”。此外,“全球暖化”尚有若干盲點。

  一、無法解釋頻仍的地震、火山爆發、海嘯。從一九○六到二○○五全球表面溫度上昇不過攝氏零點七四度,若說可影響三到六十公里厚地殼下一千三百度高溫的岩漿,太勉強!英國學者Bill McGuire說,南北極冰融化,地殼上重量減低,所以反彈引發地震。問題是:為何地震發生在印尼、日本而不在南北極?何況,冰融後變水,總重量不變。二、無法解釋生物迷途。愈來愈多的海豚、鯨魚擱淺自殺,候鳥飛錯地方。三、無法解釋增強的太陽磁爆。

  全球磁變和天體運行

  “全球暖化”和工業革命後大量燒碳(煤、石油等)同時發生。雖然燒碳引起暖化,但是並非唯一的原因。從十五到十九世紀,地球經過一段“小冰河期”。之後,地球表面溫度自然反彈上昇。暖化多少來自反彈,多少來自燒碳並不清楚。何況近年來,地球受外太空的衝擊增加,多少轉為暖化,也不清楚。

  這一切可用更深層的原因解釋:全球磁變和天體運行。過去百年來,地球磁力減低百分之七。根據美國“航天總署”○八年十二月報導,懸在空中像一個大肥皂泡保護地球的“磁氣圈”已破了四倍於地球大小的洞。根據Discovery頻道報導,整個太陽系外面更大的“磁氣圈”,過去廿年來變薄了百分之廿到卅。太陽的磁流及外太空射線影響地球更沒遮攔。

  學術也像政治,一度被打壓的勢力獲得主導地位之後,很容易打壓其他的勢力。“全球暖化”在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奔走說服各界之前,曾是弱勢的“造反派”。如今,“全球暖化”成為政治正確的當權派,許多灰色的議論都成非黑即白,不容細膩而準確的探討。

  林中斌曾任美國Manville公司資深地質師,現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