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民黨雙週報:展望2010年兩岸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7 11:36:24  


   
  二、情況研析 

  1.2009年12月下旬,江陳第四次峰會在台中舉行,簽署了三項協議,並商定今年在大陸舉行的第五次會談中,討論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和智慧財產權保護兩項議題。這次議程原訂四項協商議題,出人意表的僅簽署漁船船員勞務、農產品檢疫檢驗、標準計量檢驗認證等三項協議,至於避免雙重課稅和稅務合作的議題則觸礁,為兩岸復談以來首見。外界傳出未能簽成的原因一說是涉及“主權”爭議,一說是技術性問題;論者甚且以蜜月期結束來形容兩岸互動將邁進另一階段。其實,據北京權威消息,此一議題卡在對稅源認定的分歧,無關“主權”問題。 

  兩岸自從復談以來,海基海協兩會迄今舉行了四次江陳峰會,分別在台灣和大陸各舉行兩次,共簽署十二項協議、達成一項共識,成果豐碩。 

  江陳四會未能如過去“全壘打”,讓外界頗感意外,然這正表明兩會協商形成制度化,成熟、務實且日臻完善;不能為了簽而簽,成熟一項就簽署一項,沒有共識就不急著簽。兩會領導人對此已達成共識,雙方將會儘快安排後續協商,達成一致即適時簽署。 

  2.今年兩岸仍會遵循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穩步推動兩岸協商及兩岸關係發展。ECFA議題在兩岸之間已形成相當共識,兩方研究機構已就ECFA廣泛交換意見、完成初步結論和建議,現已列入下一回合兩會協商主題。由去年底江陳會協商經驗觀之,並非列為協商議題就一定簽署協議;關鍵是主客觀條件成熟,獲得人民支持,屆時即可水到渠成,順利簽署。 

  馬英九說,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讓兩岸人民透過經貿、文化深度交流與合作,增進了解,淡化成見。而胡總書記亦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要靠兩岸同胞共同開創,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必須堅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只有最廣泛地實現兩岸同胞大團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大有希望。 
   
  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共同期望,兩方主政者堅持和平發展的主軸,成功拆除台海衝突引信,讓兩岸走出陰霾迎向朝陽,人民已能感受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面成果。不容否認,台灣內部存在一些不同聲音,尤須耐心作政策說明,加強溝通交流,爭取支持。 

  3.展望今年,大陸方面坦承兩岸關係的發展道路並不平坦,要充分估計前進道路上存在的困難;應著眼未來,積極穩妥地探索如何破解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難題,為今後兩岸協商政治和軍事安全等問題預做準備、創造條件。 

  眾所周知,兩會順利建立協商制度化,主要奠基於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務實地擱置爭議,進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當前兩方猶待繼續累積足夠政治互信之際,若云展開涉及政治地位、國際空間、軍事安全等政治協商,時機恐尚未成熟;蓋此係雙方今後努力的方向,實非一蹴可及。 

  事實上,大陸國台辦2009年底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在新的一年,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繼續攜手努力,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擴大兩岸文教交流,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並非把政治協商提上日程,這正體現其正視現實的務實作法。賈慶林講話也重申“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協商原則,毫未顯露對啟動兩岸政治談判的急躁態度。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