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俞正聲:喪失群眾的信任,會動搖執政基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3 09:36:24  


俞正聲:要群衆相信你,必須對群衆講真話。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1月9日在中共上海九屆市委十次全會結束時發表講話指出,要群眾相信你,必須對群眾講真話,特別是要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工作中不可能沒有缺點和錯誤,特別是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不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其結果是喪失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動搖執政基礎。

  據人民網報道,俞正聲講話主要內容如下:

  “群眾觀點是共產黨員革命的出發點與歸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使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鬥”。“要聯繫群眾,就要按照群眾的需要和自願。一切為群眾的工作都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而不是從任何良好的個人願望出發”。“這裡是兩條原則:一條是群眾的實際上的需要,而不是我們腦子裡頭幻想出來的需要;一條是群眾的自願,由群眾自己下決心,而不是由我們代替群眾下決心”。“群眾生產,群眾利益,群眾情緒,這些都是領導幹部們應時刻注意的”。“所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就是我黨從來經常說的走群眾路線的問題。共產黨員要善於同群眾商量辦事,任何時候也不要離開群眾”。毛澤東同志這些被歷史證明正確並已為大家熟知的觀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也是新時期我們應對矛盾凸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思想武器。

  有的同志認為,毛澤東同志的教導是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期提出的,現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利益主體多元化,難以採取戰爭時期群眾工作的路徑和方法。確實,我們不能完全照搬革命戰爭和計劃經濟時期的群眾工作方法,但“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點的本質仍是我們須臾不能忘記的基本原則。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但發展不能以擴大社會矛盾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必須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必須以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貧富差別為目標,必須以提高人民群眾的福祉和幸福感為目標,這是以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的真髓,是新時期群眾觀點在發展中的體現。我們應該在重大政策和重要建設項目制定時,認真評估對群眾利益的影響,並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我們應該認真審視工程建設的各種規範、標準和管理規定,使工程預算充分反映、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利益的成本需要,使工程建設過程對群眾的生活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我們應該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更加重視群眾的感受和需求,並將工作重心放在加強和改進城市管理上;我們應該努力使每個新政策、新舉措都有利於社會和諧,有利於緩解社會矛盾。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原則,也是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同時,也要看到國家對市場的調控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原則。國家調控的重要內容就是防止市場的自發性導致經濟發展的盲目性,防止經濟人的自利泛濫對社會公眾利益的侵蝕,防止資本的逐利天性演變為貧富差距的擴大和貪腐的加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高度重視公共利益問題是群眾觀點在新時期的重要內容。凡是涉及民生的重要事項,如就業、交通、住房、教育、衛生、物價等,必須審慎操作;凡屬純公益性的事業,不能簡單推向市場;能用市場手段加快解決民生問題的,可以而且應該在市場中尋求解決的途徑,同時應該充分估計其副作用,切實彌補可能對一部分人帶來的影響;要堅決反對和防止權力對市場的干預,其主要特征是破壞市場規則和市場秩序,損害公共利益,為個人或小集團謀取私利。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在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在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中,還有許多障礙和門檻需要突破。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在若干方面存在著對公共利益重視不夠的傾向,如不切實改正,將脫離廣大人民群眾,背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

  現在與戰爭時期不同,雖然敵對勢力還存在,但不存在“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問題,不可能也不應該簡單套用戰爭時期發動群眾的辦法。而利益主體的多元化、貧富差距的擴大,使得追求公平、正義和法治的群眾工作主題與過去有著不同的含義。同時,公開、透明和信息化的條件給我們群眾工作的方法既帶來挑戰也帶來機遇。我們知道,不同的國家、同一國家不同的發展時期、同一發展時期不同的社會階層,對公平、正義的理解有較大的差別;中國長期的“清官”意識、薄弱的法治傳統和不完備的法制體系,使得建立一個真正的法治國家有著相當長的路程;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貧富差別的縮小是個漸進的過程,有的在短期內還可能擴大;我們長期執政的地位和方式,既容易使一部分同志懈怠於群眾的關切,又使得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很容易被網絡迅速擴大,造成工作的被動和一部分同志的困惑。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在新時期做群眾工作面臨的困難,但不能成為我們放棄群眾工作的理由,相反應成為我們創新工作方式、改進群眾工作的動力。我們要加大政策公開力度,加快公開部門預算,使我們各項措施經得起群眾監督檢查,並通過這種監督改進我們的工作,使之更符合公平、正義的要求。要加大通過媒體直接與群眾溝通的力度,不僅要報告要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要講清為什麼這樣做的原因,直接回應群眾的關切。要在重大事項決策前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在措施實施過程中要“根據人民的實際需要和意見,不斷修改我們的措施”,最後“形成一種絕大多數人共同的意見”。要耐心做少數人的工作,解決他們的願望要求,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幫助解決他們的困難,對於一些人妨礙公共利益的行為,盡可能用耐心和誠心使他們自行改正;當這些人的行為構成違法,需要採取必要的強制措施時,必須合法、合情、合理,經得起歷史和群眾的檢驗。

  要群眾相信你,必須對群眾講真話,特別是要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工作中不可能沒有缺點和錯誤,特別是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不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其結果是喪失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動搖執政基礎。承認缺點和錯誤是自信的表現,是有覺悟的表現,是取得群眾信任的第一步,是改正缺點和錯誤的前提。凡是群眾關心的問題,如果我們有缺點和錯誤,一般都應該公開地作自我批評;即使是涉及全國或歷史性的問題,也應對當前我們自己的錯誤作公開的自我批評。作自我批評也難也不難。能不能作自我批評,實際上是能否正確對待“面子”和“位子”問題。想想人民的利益,想想歷史的重任,自我批評也就不難了。

  群眾觀點的強弱,實質上是對群眾感情問題,是世界觀和宗旨意識問題。我們現在工作的同志都沒有經歷過革命戰爭戰火的考驗,對那個年代黨和人民群眾的骨肉深情沒有親身體驗;黨政機關相當一些同志缺乏基層工作的鍛煉,不了解群眾疾苦;我們和我們周圍的許多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早已解決了溫飽問題,對一些群眾生活之艱難缺乏切膚之痛。這些局限,容易使我們以個人的體驗代替群眾的感知,以發展的艱難作為難以解決民生困苦的托詞,以群眾的利益訴求過高為理由掩蓋群眾工作的不力,以輿論的炒作為借口回避對工作過失坦誠的檢討。確實,存在著發展的局限、過高的利益訴求、輿論的炒作等,但不能以此減輕我們應負的責任。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為困難群眾著想,設身處地為工人、農民著想,設身處地為年輕人著想,並以此作為激勵我們努力發展的動力、戰勝挫折的勇氣、奮勇爭先的志氣和改革創新的活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