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經濟日報:大陸出口稱冠全球 台灣風光不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4 11:22:35  


  中評社台北1月14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天社論說,此波金融海嘯,對實體經濟衝擊最嚴重的,應屬國際貿易部門,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首當其衝,使去年經濟淪為負成長。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去年對外貿易占全球比重,不降反升,成為全球出口第一大國。而台灣貿易占全球比重持續下降,排名節節下滑,與過去台灣出口風光時代比較,近十多年來彼長我消,不可同日而語。

  台灣去年進出口總額3,783億美元,萎縮23.7%,倒退至四年前水準。其中出口去年前九個月曾萎縮近30%,全年減緩為-20.3%,主要拜大陸去年下半年推出“家電下鄉”大量對台採購之賜;以致去年全年對大陸出口只減少15.9%;而對美、歐出口都減24%,對日亦減17.4%。雖對大陸出口減幅較低,但台灣出口產品在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卻持續下滑,自2008年9.1%,去年下降到8.5%;而台灣強勁競爭對手的韓國產品在大陸市場占有率則自9.9%,上升至10.3%。

  社論說,更嚴重的是,台灣去年進口大幅萎縮27.4%,遠超過出口萎縮幅度,致出超高達29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此不僅顯示內需不振,“國內”總體經濟失衡擴大,更預示短期內出口難以大幅回升,將影響今年經濟的復甦。

  至於對岸2009年對外貿易2兆2,073億美元,衰退13.9%,比台灣低了10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兆2,017億美元,雖衰退16%,但較德國預估萎縮20%以上為低;同時,大陸全年出口較德國1至10月出口高出2,869億美元,而德國即使在金融海嘯前最高月出口額,也未達到1,400億美元,因此,肯定2009年中國大陸出口已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

  去年大陸進口1兆56億美元,衰退11.2%,出超自2008年的2,981億美元,劇降為1,961億美元,顯示其擴大內需,改善總體經濟失衡,已產生初步效果。而其進口下降幅度不僅低於全球降幅,且自歐盟進口僅下降3.6%,尤其自德國進口維持零成長,自美國進口亦僅減4.8%,此與歐、美去年出口萎縮20%上下比較,相對的對歐美出口產生了穩定的力量。

  社論指,大陸去年進口降幅較低,尤其大陸自2001年度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市場的開放,進口大幅增加,更受到全球的重視與關切。以韓國為例,過去長期以美國為出口第一位,當大陸加入WTO後的2002年,韓國對大陸出口即大增30%,躍居第一位。過去七年(2002~2008)韓國出口平均每年增加15.9%,對大陸出口增加的貢獻達四分之一以上;去年對大陸出口所占總出口比率,更提高至24%,已是對第二位美國出口的2.3倍。再看日本,過去七年每年總出口增加9.9%,對大陸出口增加貢獻28.6%,2009年對大陸出口占日本總出口比重近20%,且已超越美國,中國大陸也成為日本第一大出口對象。甚至遙遠的美國與歐盟,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的比重過去七年都倍增,至2008年分別增至5.5%及5.9%,去年更分別躍增至6.2%與7.2%。

  顯然近十年來,中國大陸在全球地位有兩個轉捩點,一是加入WTO後的大幅提升,再來是金融海嘯後更上一層樓。台灣的持續下滑無法與之相比,而今再加東盟與中國自由貿易區已開始實施,接下來的韓國與日本加入,若台灣不能盡速與中國大陸簽“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和其他主要國家加速簽FTA或RTA,則台灣未來經濟堪慮。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