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德銘:中國和印度是患難與共的同路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5 09:19:44  


陳德銘:今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回首歷史,中印兩國人民幾乎在各個歷史時期都結伴而行、命運與共。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人民網報道,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今天在人民日報撰文,談中印關係,主要內如下:

  中印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兩國文化交流和商貿往來源遠流長。中國高僧法顯和玄奘取經西行,天竺鳩摩羅什和達摩祖師負笈東來,就是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今天,中印共同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向世界展示了兩國的光明未來,傳遞了亞洲振興的美好前景。

  深化中印經貿合作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印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基本國情相似,發展水平相近,經濟互補性強。深化中印經貿合作,是兩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近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經貿合作成效顯著,成為雙邊關係中的亮點。據中方統計,中印貿易從2000年的29億美元增長到2008的518億美元,8年增長16倍,年均增幅達43%。目前,中國是印度最大貿易夥伴,印度是中國在南亞最大貿易夥伴。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快速推進,2006年以來,中方在印建成工程項目金額累計達111億美元,幫助改善了印度的基礎設施條件。雙向投資穩步發展,印度累計對華直接投資已超過3億美元,中國對印投資也已達2.5億美元。此外,兩國在多邊貿易體系、氣候變化談判等領域加強合作,為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做出重要貢獻。

  中印兩國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從產業結構看,印度信息產業發達,中國製造業見長,兩國可以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印度正積極改善基礎設施,中國企業技術成熟、設備性價比高,十分適合印度需求,而印度在金融、教育、醫療、私營經濟等方面的長處和經驗,也值得中國認真學習。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共同要讓占世界1/3的人口進入現代化,享受工業文明成果,這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在前進的道路上面臨的很多難題都帶有共同性,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我贊同辛格總理這句話:世界足夠大,容得下中印共同發展。

  深化中印經貿合作能夠促進發展中國家整體發展,推動亞洲繁榮和進步

  當今世界經濟正處於大發展、大調整和大變革之中,世界多極化前景更加明朗,經濟全球化繼續發展,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作為重要的新興經濟體,中印共同面臨著眾多機遇和挑戰。深化中印經貿合作,不僅有利於提高各自國際競爭力,實現共同發展,而且能夠促進發展中國家整體發展,推動亞洲繁榮和進步。

  ——增強戰略互信,鞏固經貿關係基礎。中印是合作夥伴,不是競爭對手。中印各自經濟發展經驗都表明,開放才能進步,合作才能發展,保護和封閉得不償失。兩國應加強溝通和協商,減少不必要的貿易救濟和限制措施,通過對話與磋商解決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問題。中印作為亞洲大國,都正積極參與亞洲區域合作進程。兩國應著眼未來,積極探討建立區域貿易安排,推動兩國經貿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

  ——擴大貿易規模,促進貿易平衡發展。從中印經濟規模和發展潛力看,兩國經貿合作還有巨大發展空間。我們注意到雙邊貿易中中方存在順差,中國並不刻意追求順差。近年來,中國積極採取措施擴大自印進口。2008年,中方首次組織企業赴印採購,採購金額超過4億美元。中國致力於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希望印度企業積極開拓中國市場,擴大印度商品對華出口。同時,支持兩國企業在信息技術、節能環保、基礎設施、農業開發等領域開展貿易投資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培育新增長點。

  ——完善公共服務,創造良好合作環境。企業是兩國經貿交往的主體,雙方應積極採取措施,為兩國企業和人員往來創造便利。大力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兩國企業創造平等、透明、可預見的政策環境。發揮兩國商協會的橋梁中介作用,幫助企業了解和開拓對方市場。積極宣傳兩國經貿合作成果,消除誤解,增信釋疑。

  ——加強多邊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當前,國際體系面臨深刻變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中國和印度責無旁貸。雙方要在應對金融危機、世界經濟治理機制改革、推進多哈回合談判、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加強溝通與協商,更好地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為促進世界經濟平衡、協調發展做出貢獻。

  今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回首歷史,中印兩國人民幾乎在各個歷史時期都結伴而行、命運與共。聖雄甘地曾說,“中國和印度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同路人。”我堅信,在21世紀,中印兩國能夠更加和睦相處,攜手合作,互利共贏,共創兩國的美好未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