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解放軍少將:不妨透露更多反導信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5 09:57:22  


  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環球時報》發表解放軍少將徐光裕的文章稱,1月11日,中國在自己的本土成功完成了用陸基導彈攔截在中段飛行中的彈道導彈的技術試驗。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引來各方高度關注,連篇累牘的評論充斥世界上許多平面媒體和網絡。

  中國主動公布導彈試射的敏感信息,是近年來的第一次。這種主動為中國爭取世界輿論的理解創造了好的條件,是中國向信息公開化邁出的成功一步。

  2007年1月,西方媒體率先報道“中國用導彈擊毀一枚失效的衛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時表示不知道此事,在世界輿論中處於被動。這一次情況得到重大改觀,在西方媒體的各種議論中,有的出於政治偏見和自私情緒攻擊中國,但也有稱讚中國信息公開化進步的評論。

  這一切都說明中國的信息發布領域在確實地進步,但另一方面,這次消息發布得雖然及時,但在透明度上仍有很大可改進餘地。由於消息所涉及的內容比較粗略,因此較容易引起許多猜測,甚至出現不同的解讀,這對全面宣傳我們的意圖和方針並非有利。外界有人借機說讀懂中國的信息像“猜謎”,這不利於中國的形象。

  筆者建議在今後發布類似的國防類新消息時可以再開放些,理由如下:

  首先,在不洩密、無害於國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及時向公眾發布盡可能詳細的重要國防信息,特別是軍事科技和新型武器技術發展方面的重大進展。這將起到普及國防知識、增強民眾國防意識、凝聚民心、鼓舞士氣等作用,這是其他任何手段都難以替代的。

  其次,這些消息向世界發布後,可以進一步提高我軍的透明度,我們以主動的姿態掌控發布權,這樣可以大大削弱外界由於無端猜測帶來的負面影響。當然,存心跟你過不去者,不管你如何透明也會雞蛋裡挑骨頭,但至少他們做文章的空間是不會太多了。

  再次,今天的信息獲取手段已今非昔比。例如現在每個國家的地面,都已清晰地暴露在100公里以上自由通行的空間飛行器面前。0.1米的分辨率,足以發現任何未經採取隱形措施的軍事目標。像此次試驗,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就稱,雖然事先未收到通知,但已測到兩次導彈發射和一次外大氣層撞擊,他們正準備就這一情況向中方探詢情況。因此對有些情況的處理,封閉不如開放。

  總之,這次開放式的處理,實踐證明是相當成功的,美中不足的方面是可以改進的。好消息誰還會怕多嫌細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