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成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派兵最多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0 11:53:22  


1月19日上午,在海地地震中犧牲的八位中國維和警察遺體回國接機儀式在北京首都機場舉行。
  2010年1月19日央視《新聞1+1》播出《以國家的名義》,以下是節目實錄: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今天上午,在海地地震中犧牲的8名中國維和警察的靈柩運回北京,各方人士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對他們的哀思,我們來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說: 

  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區將先後有五到六級陣風,七到八級偏北風,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18到20度。

  小心翼翼地搬運著靈柩,靜靜掀開靈柩上的國旗,慢慢擦試沿途回家路上的灰跡。清晨的北京首都機場,肅穆和敬意湧動在每個人的心底。為了悼念8位中國維和警察,中國公安部下半旗致哀,為了讓英雄們早點回家,北京邊檢總站出動移動檢查車,縮減20分鐘為相關人員辦好檢驗手續。所有的這一切都在以國家的名義向他們致敬。

  2009年1月19日,8名遇難同胞的歸期,這一刻回國就是回家。

  孟建柱: 

  向8位同志三鞠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周永康: 

  我們迎接烈士的英靈歸來,倍感失去戰友之痛,我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他們未盡的事業,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世界和平安寧而不懈奮鬥。

  8位英烈永垂不朽。

  解說: 

  臂上的黑紗,胸前的白花,眼中的淚花,從最初8位維和人員失蹤,令所有中國人為此揪心,到聽到他們全部犧牲在異國他鄉,再到今天隆重而肅穆的儀式,每一個細節,都融化了我們的情感。

  儀式結束後,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宣布起靈,8位遇難中國維和警察的靈柩被緩緩放上靈車,全體人員行注目禮,目送靈車遠去。

  主持人: 

  岩鬆,你怎麼看國家用如此隆重和莊嚴的這種方式來迎接幾位英雄的回來? 

  白岩鬆(評論員): 

  首先今天迎接英雄回家,我覺得分成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國家的儀式,國。第二個是家,那就是他的親屬和他的戰友們是最難受的。第三個是人,普通人對他們的追悼。

  為什麼是一個國家的儀式?毫無疑問,他們是為國家犧牲的,因為他們去執行的是國家的任務,塑造的是國家的形象,最後捐軀是捐給國家的。今天上午的周永康同志的講話當中,特別有這樣的話,是肩負祖國的重托,最後有為祖國贏得了榮譽,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就證明了這一點。

  我們不妨看這樣的一張照片,這是頭一天1月18日在阿根廷,阿根廷首都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機場是有一位在這回海地的大地震當中遇難的士兵,舉行了一個追悼儀式。我們注意到,這一個靈柩上,覆蓋的也是阿根廷的國旗,而且從軍人的這個儀式,你也能夠看出來,這一定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儀式。所以,我們應該很清楚,他們配得上國家的儀式,因為本來就是完成的國家的使命。

  主持人: 

  你覺得國家通過這樣一種隆重莊嚴的方式,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東西? 

  白岩鬆: 

  我覺得在這里頭,這樣的一句話,看著好像是我們常聽到,其實是帶有一種感情在說的。今天周永康說,“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面對他們,犧牲了寶貴的生命,那麼應該表達感謝,這是為國家而捐軀的人。

  另外,我覺得有一點是以人為本。人的生命變得非常寶貴,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這樣的一種儀式也表達了對生命至高無上的一種尊敬,因為今天的講話裡還有一句話,把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世界和平事業,看似也是平淡的一句話,其實這里也有一種對生命的全新的解讀。

  主持人: 

  上次我們熟悉的國家儀式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後,然後這一次是8名烈士的遺體運回來之後。這兩次出現的國家儀式,你覺得可以在我們心裡面形成一種…… 

  白岩鬆: 

  我覺得相同的一面是對生命的尊重,對自己同胞,不管是8萬人,讓所有人以淚洗面很長時間。這回是8個人,但他同樣是我們的同胞。但是不同的是,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是在國內面對一個自然的災害,而這一次是在執行國家任務的時候,在一個走向大國的道路當中的時候,我們的兒子和女兒在執行國家使命的時候捐軀在國外,我覺得這一點是不同的。後者來說,我們走得很遠,但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這是一個國家走向大國的時候必然要承擔的一種代價。

  主持人: 

  8名中國維和警察的犧牲最難過的莫過於他們的家人,還有同事,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說: 

  上午9時,首都機場裡8名烈士生前的同事們早已集結,等待著從海地歸來的戰友。在這其中,藍色的貝雷帽、臂章和領巾,維和警察格外讓人關注,聯合國在成立時,特意選擇了參會各國國旗都沒有的煙熏藍作為會旗色彩,它是屬於全世界的。地球的另一端,在與昔日戰友訣別後,包括防暴警察,維和民事警察,公安部維和工作組在內,餘下的140餘人,繼續駐守海地,執行任務,儘管他們的悲傷會久久揮之不去。

  (2010年1月19日新聞直播) 

  胡運旺(廣東公安邊防總隊政治部主任): 

  在很快前往海地執行維和任務的時候,要繼承維和英雄的意志,要把他們沒有完成的任務完成好,把他們沒有想到的事把它想到要做好。

  解說: 

  這批125人的維和警察防暴隊已經是第8批,截至目前,中國已向海地派出維和警察8支,1000多人次。自從2000年開始中國維和警察的身影,還出現在眾多的局勢複雜地區,歐洲波黑地區、亞洲東帝汶、非洲利比裡亞、剛果(金)、蘇丹等等。這些地區,無不是政治動蕩、社會混亂、條件艱苦的熱點地區。

  2005年,進駐蘇丹瓦屋任務區的濟南軍區聯勤某分部副部長張勇,在任務開始後第9天就染上了痢疾,所幸的是,他不僅躲過了病症,出色地完成任務,還被中非友好協會授予第二屆中非友誼貢獻獎。

  張勇(濟南軍區聯勤某分部副部長): 

  作為維和軍人,更應該在世界舞台上來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的風範。

  解說: 

  這份大國風範,因為這些軍人、警察的無畏擔當,更顯堅定。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兵最多的國家。自從1990年至今,已經外派維和人員14000餘人次,此刻還有2100人在為維持和平而身處海外。但在承擔起更過國際責任,承擔更多維和任務的同時,中國的維和部隊也付出了沉重代價。

  就在張勇躲過痢疾的同時,他的同事付清禮卻在任務作業時突然暈倒,後經搶救無效因病犧牲。這個在剛果(金)執行維和任務的山東小夥子,匆匆走完了年僅26歲的生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