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統合學會:接受“主權重疊”才能各說各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0 12:38:30  


  中評社香港1月20日電/旺報報道,2009年年終,《聯合報》以“中華民國九十九年感思”為總標題,連續發表六篇社論,引起社會重視與討論,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佛光大學文學系主任謝大寧,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等3位學者經反覆思索,決以“找尋兩岸和平發展的戰略基石”為共同主題,發表“六問聯合報”系列文章,此為系列六之一。主要內容如下:

  年歲末開始,《聯合報》連續以6篇社論論述了兩岸及相關的內部整合與“國家”願景問題,由於《聯合報》的表述,與馬英九的元旦講詞,乃至“國安會”所屬智庫負責人趙春山教授在元旦的文章論點一致,這些觀點就特別值得重視與評論。 

  《聯合報》認為兩岸目前採行的政策,都刻意抑低了“目的論”的位階,暫時避免提及統一問題,而改以強調“過程論”的“和平發展”為主軸。對於這一觀察,我們是同意的。如果我們沒有理解錯誤,《聯合報》這6篇社論希望以“一中各表”來做為“國家”戰略基礎,一方面為藍綠紅三大政治力量找到交集,另一方面為做為“和平發展”的核心論述。 

  在《聯合報》看來,只有以“一中各表”作為基石,才能真正奠基在現狀的基礎上,為兩岸鋪平和平發展的道路。這也就是說,《聯合報》以為應該努力說服大陸接受“一中各表”,如此一來,“中華民國”體制就可以獲得確保,並對內吸納民進黨,化解台獨的破壞性,對大陸而言,也開闢一條讓“中華民國”重新得以參與締造新中國的道路,然後也才有可能讓“過程論”接軌到“目的論”之上。 

  很顯然的,這樣一套論述不只是《聯合報》的立場,如果我們把它當成是馬政府對大陸發動政治談判的回應與投石問路,似乎也無不可。然而這樣一套看似有理的論述,真的能具有說服力嗎? 

  做為關心“中華民國”與兩岸前途的一份子,我們對《聯合報》的看法有不同見解。 

  各自表述沒有可行性 

  在我們看來,一套政治上的論述如果要具有可行性,至少要能兼顧到兩個方面。首先,它必須以邏輯性為必要條件,再來則是以能兼顧相關各造的利益為充分條件。若是如此的話,我們就必須指出,《聯合報》的這套論述無論是在必要條件上也好,或是充分條件上也罷,它都有了嚴重的缺陷。為什麼呢?我們以為,原因出在“一中各表”這個概念上。 

  就邏輯性來說,“一中各表”為得是要將兩岸的“主權”拉平到同一層次。照《聯合報》的邏輯,所謂兩岸要維持各說各話的空間,大陸就得尊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並強調它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此話的依據是“中華民國”從1912年開始,它就已經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了,而台北也尊重北京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聯合報》把這個情形稱之為現狀,這也是馬英九經常說的“正視現實”,並認為非如此就不足以“維持現狀”。然而很不幸的是,實際上這樣的論述卻埋伏著一個邏輯上的陷阱,因為現狀並不是這樣說的。 

  兩岸現在的現狀是甚麼?它至少包括了三點,一是主權面:兩岸都宣稱其主權涵蓋全中國,兩岸均為“一中憲法”,就這個層面而言,兩岸是競合的關係;二是治權面:兩岸目前處於分治的狀態,雙方治權互不隸屬;三則是權力面:兩岸的物質權力處於不對稱的狀態。 

  沒錯,“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但其“主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重疊,現在要人家公開承認你是一個“主權獨立,並與它互不隸屬的國家”(或者模糊說是政治實體),那它要把自己擺到哪裡去?此時,你可以說我也不挑戰你的宣稱,大家互不否定就好了呀!可是邏輯上說,當台北只要對大陸宣稱“中華民國的主權獨立”,又主張“主權”涵蓋全中國時,已經等於否決了北京做同樣宣稱的合法性。當台灣聲稱“主權獨立”、“2300萬人決定台灣前途”時,等於已經放棄了“主權”重疊的主張。 

  共同表達主權重疊意願 

  我們認為,主權概念基本上是零和的,除非兩岸共同表達接受“主權重疊”的意願,即“一中同表”,否則兩岸根本就沒有各說各話的空間。 

  而另一方面,《聯合報》亦認為若大陸允許“一中各表”,尊重“中華民國”的“主權”地位,則這樣的論述就有可能吸納民進黨。這樣的講法,其邏輯上的謬誤就更為明顯了。 

  民進黨會不會真心接納“中華民國”體制我不知道,假如它接納了,民進黨所認為的“中華民國主權”,也絕對是個僅包括台澎金馬在內的限縮了的“主權”,那麼難道《聯合報》亦認為“中華民國的主權”就是這個樣態嗎?這樣的主張是不是現狀?上述這兩個狀況所指稱的“中華民國”是不是同一個“中華民國”?這是邏輯面上的問題。 

  就現實上各方的利益來說,如果大陸接受了“一中各表”,它有甚麼好處?李登輝不是沒說過“一中各表”,結果他把它表成了兩國論,這殷鑑還不遠呢!對國民黨來說,它想要“一中各表”的原因,看來主要是希望兩面討好,一方面用一中來告訴大陸,我並沒有放棄一中的立場,但這也許只是佯攻的一面;其主要的想法是要向民進黨展示它守住了“主權”的底限,並以此證明這是一個可操作的構想,同時也可以正面主攻民進黨。 

  一中各表民進黨一本萬利 

  國民黨恐怕沒想到的是,假如民進黨真的很“聰明”地順勢向“一中各表”靠攏,然後要求“中華民國的主權”只限縮在台灣,那時搞不好才是國民黨噩夢的開始! 

  在我們看來,從利益面來說,“一中各表”其實對民進黨才真正是個一本萬利的主張,它只要宣布接受“一中各表”,但要求國民黨與大陸接受“中華民國的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民進黨就大勝了,至於剩下的難題,就丟給國民黨和大陸去處理吧!如此,《聯合報》還認為這樣的講法是個聰明的主張嗎? 

  從以上推理可知,若以“一中各表”作為基石,無論從邏輯上或是利益上,都不足以帶來正面的好處,它不只不足以促進和平發展的過程,也無法證明它擁有將和平發展的過程論接軌到目的論的方向上去之可能,當然也就不適宜做為“國家”戰略的基礎。 

  我們覺得,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易明的道理,但何以以《聯合報》的地位會看不清楚呢?這真是讓我們大惑不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