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的籌辦凝聚著黨中央、國務院的心血。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中央領導同志不僅專門聽取上海世博會組委會的專題匯報,審看中國館的設計方案,還非常關心上海世博會籌辦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和進程,作出了一系列明確指示,使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順利推進。
200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上海世博國際論壇開幕致詞中強調,中國舉辦世博會,既是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對最廣泛傳播和弘揚世博理念、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2009年是上海世博會籌辦的關鍵之年。僅在這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就兩次聽取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匯報。2009年年初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必須堅持科學辦博、勤儉辦博、廉潔辦博、安全辦博,做深、做細、做實每項工作,為世博會會期運營做好充分準備;年末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0年重點工作時,明確提出要精心組織和辦好上海世博會。
作為盛會舉辦地,上海更是全市總動員,全民共參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上海世博會組委會第一副主任委員俞正聲多次強調:“上海要增強責任感和榮譽感,全力以赴舉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完成國家和人民的重托,促進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為上海爭取新的光榮與驕傲。”
百年世博夢 夢圓在今朝
時光倒轉百年。舉辦世博會,這是清末一批率先睜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的一個夢。
改良主義思想家鄭觀應在1894年出版的《盛世危言》中明確提出:“故欲富華民,必興商務,欲興商務,必開會場。欲籌賽會之區,必自上海始。”他認為:“上海為中西總匯,江海要衝,輪電往還,聲聞不隔。”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主張中國舉辦世博會的史料。
100年前,中華民族積貧積弱,內憂外患,夢想隨一江春水東流去;100年後,中華民族走上了復興之路,百年世博才夢圓成真。
今天,放眼浦江兩岸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昔日煙囪林立、房屋破敗的272家企事業單位以及多達1.8萬多戶人家的危棚簡屋,已被星羅棋布的美麗展館、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以及天女散花般的公園綠地所取代。有“東方之冠”美譽的中國館攜手創歷史新紀錄的42個外國自建館、42個租賃館以及11個聯合館,組成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地球村”;雄偉壯觀的主題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世博軸等永久性建築,在構築起世界文明交流碰撞大舞台的同時,也極大拓展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公共空間;奔騰不息的黃浦江畔,濕地中的蘆葦、水稻和景觀石襯托著昔日鋼鐵、造船工廠遺留的少許塔吊、船塢和鋼梁廠房,為人們靜靜講述著百年世博夢如何讓一個城市滄海變桑田……
世博,匯集著世界的智慧。24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將帶來引領時代潮流的前衛建築,更將展現建築背後深刻的文化含義。以“感性城市”命名的法國館,將呈現一座“漂浮”在水上的環保建築;挪威館的外觀讓人聯想起參天大樹,啟迪參觀者思索自然與人的和諧;瑞士館的幕墻可以吸收太陽能等,繼而透出獨特的光芒;西班牙館盡可能多地採用柳條、竹子等環保材料,如弗拉門戈舞的裙擺……
雖然離開幕還有百日,但上海世博會未開先熱。已有數十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預訂”了2010年“世博之旅”,更有一批外國政要借各自展館開工布展之機先睹為快。在2010年新年前一天到訪的尼泊爾總理馬達夫.庫馬爾.尼帕爾看著這一切,不禁贊嘆:“世博園區完全是一個新的城市,充分展現了東道國以及世界各國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相信上海世博會將超越以往,成為一屆偉大的世博會。”
籌辦七年,篳路藍縷,多少普通人也圓起了他們的夢。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局局長洪浩告訴新華社記者,世博園區原有的1.8萬多戶居民,搬遷前戶均建築面積僅30平方米,不少家庭數代同堂,許多人夢想搬遷,從黑發人變成了白發人。如今,搬遷居民戶均住房建築面積擴大到75平方米左右,軌道交通通到了新家門口,生活和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其實,整個上海的2000萬市民都是世博會的參與者、奉獻者以及世博會成果的受益者。”洪浩說。
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拿出中心城區約百分之一的土地舉辦世博會,通過舊區改造,營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世博園區,匯聚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的參展方和參觀者,這一過程本身就是本屆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的生動實踐。上海市常務副市長、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雄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在這裡可望獲得最大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