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關注中國經濟數據 BBC:中國已超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1 16:41:54  


 
  1985年,美國聯合幾個國家與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後,股市、樓市相繼崩盤,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從此一蹶不振,長期疲軟。儘管日本的GDP在1990年至1995年超過了美國的一半,但日本經濟衰退的大勢卻沒有改變。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到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日本的一半左右,在2006年順利地站上了世界第四的位置,並在2007年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

  在此期間,日本雖然還保持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但是,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放緩,特別是2008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測日本的經濟增長率只有0.7%。中日兩國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二者換位指日可待。

  2009年中國開始“跨日”

  與隔著太平洋相望的美國不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對中國經濟的崛起看得更清楚,感受更深刻。

  2009年年初,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當全球都被金融危機陰霾籠罩的時候,許多國際投行和金融機構也都相應下調了對2009年中國GDP增幅的預期,最低的甚至只有6.5%。

  不過,讓這些看空者大跌眼鏡的是,中國第二季度GDP增幅從前一季度的6.1%一躍上升到7.9%,接近“保八”的目標,而這時一系列救市措施才剛剛發力。反應過來的金融機構於是又紛紛上調中國預期。

  然而,也有一些學者提出,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年的高速發展後,也會同日本一樣放慢腳步,只是方式可能不同,結果都一樣。

  對此,有專家提出,和日本相比,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優勢在於,產品和服務能夠“自產自銷”。這直接決定了在全球出口萎縮的2009年,中國仍能依靠龐大內需保持增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