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網:香港高鐵爭議 決策慢些也未嘗是壞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1 17:33:28  


 
  香港高鐵遲遲不開工的諸多爭議固然告訴我們,對於極度注重私有財產保護的香港來說,如何協調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於法治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的香港來說,如何平衡決策的民主和發展的效率,對於市民社會逐步成型的香港來說,如何兼顧專業化的行政管理與大眾化的公民參與,仍是有重大價值的新課題。

  香港高鐵建設決策效率低、補償代價高,有人把原因歸結為政府不夠“強勢”。可不是嘛,如果政府“強勢”一點,哪會拖這麼久!由於預算、撥款幾乎不會受到民意代表的挑戰,在與公民權利博弈的過程中占盡法律、政策、行政、專業、輿論等方面的優勢,推動一項重大工程的上馬開工,自然是手到擒來。但我們有沒有反思過,這樣辦“大事”往往以犧牲升鬥小民的權益為代價?如果這“大事”僥幸辦對了,還可說犧牲你一個幸福多數人;但如果事後證明這“大事”自打一開始就不該辦或者不該那麼辦,又該誰來承擔決策失誤的責任?那些為“大事”做出犧牲的人,又該到哪尋求救濟和補償呢?

  就事論事,在一個不是只有一個聲音的地方,對政府的施政也好,對大型工程的上馬也好,因為不同利益團體和民間組織的存在,所有的弱勢群體都有機會發出聲音,表明態度,而不至於在無聲無息中被損害權益,本身就是文明和進步。因此,我們可不能光把香港的“議而不決”和“決策低效”當成笑話看,看完之後還對自己的“高效”和“速度”沾沾自喜,把過去所有的“教訓”都拋到了腦後。

  有時候,速度過於快不一定是好事,速度慢一些則未嘗就是壞事。以舉國之力雷厲風行當然痛快,但很可能留下巨大隱患,讓子孫後代來承擔成本。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