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社:從09年關鍵數據看中國經濟走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2 10:06:50  


 
投資增速超過30% 期待民間投資等市場力量“接續”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最直接、最快捷的手段,擴大投資在應對危機中挑起了大梁。2009年,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2009年投資總體加快增長,主要靠政府力量推動。下一步要逐步轉向市場推動為主,這樣經濟增長才可持續,效率也更高。 

  祝寶良指出,當前要鼓勵民間投資,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首先應當打破壟斷。在石油開采加工、鐵路運輸、通訊、電力等行業鼓勵民營企業進入,擴大民間投資的空間,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 

  隨著經濟好轉,產能過剩問題再度凸顯。馬建堂表示,2009年第四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雖然回升,但依然比歷史平均水平偏低,淘汰落後產能的任務非常艱巨。同時,如何引導投資更多地進入民生領域和戰略性新興行業,也需要政策的周密設計和安排。

車市房市紅火 消費熱點仍需鞏固 

  2009年,在全球低迷的市場環境中,中國汽車、住房兩大消費市場紅火:全年汽車消費增長32.3%,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則高達42.1%。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說,這既是國家一系列刺激政策作用的結果,也說明大家信心的提振。 

  張立群也認為,2009年消費比預期活躍,特別是消費結構升級空前活躍,房地產和汽車市場的表現甚至超過2008年。但也有些問題要解決,比如住房的供給還是偏慢,購買中存在投機行為,需要控制投機需求、增加供給,保持房價穩定。汽車市場在上一年超量釋放,今年如何繼續較快增長,要從市場環境和政策方面做好鞏固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居民收入增長較為緩慢,依然是制約消費增長的最大瓶頸。2009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基本與GDP增速持平,明顯低於財政收入增速。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拉大。對此,馬建堂建議,要在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上做文章。 

出口年底首度“轉正” 外需好轉但仍存在不確定性 

  國際金融危機來襲,中國經濟“受傷”最重的是出口。經過連續三個季度的下滑後,出口在2009年第三季度末開始降幅收窄,12月出口首度“轉正”,同比增長17.7%,當月出口值為歷史第四高位。 

  “外需正在好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副部長趙晉平說,隨著世界經濟逐漸復甦,部分發達國家失業率衝高回落,國外需求將適當增加;政府穩定外貿的各項政策、上年同期較低的基數,也都促進出口在2009年底轉降為升。 

  商務部副部長鐘山表示,只要國內外形勢不發生重大變化,2010年中國外貿實現恢復性增長是完全可能的。要在穩定出口增長的同時,下大力氣調整貿易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出口商品質量,實現從量的擴張到質的提高。 

  貿易保護主義再度抬頭成為籠罩在中國外貿上的陰霾。2009年涉及中國產品的貿易摩擦案件超過百起,涉案金額約120億美元,比往年翻了一番。目前一些主要發達國家內部的貿易保護主義呼聲較高。 

  “2010年中國出口增幅預計在10%左右。”趙晉平說,當前全球經濟仍是恢復性增長,不可能在短期內達到危機前的水平。國際經濟形勢的複雜性、國際需求的不確定性,依然是中國出口面臨的主要難題。貿易保護主義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也會讓中國的出口形勢變得更為複雜。但無論如何,2010年中國經濟形勢將繼續好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