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救援隊漸撤海地 五十萬災民遷離首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3 09:18:35  


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居民排隊領水。海地當地時間12日下午發生強震,造成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電/海地內政部長比安—埃梅21日指出,政府將展開五十萬無家可歸災民的安置計劃,將僱用巴士把災民從首都太子港的臨時收容處輸送至該國南、北部緊急成立的村落,每村預定可容納一萬人,一旦新據點準備好,將在一週至十天內開始載送作業。

  數以萬計的災民目前安置在太子港逾兩百個開放空間,幸運者與家人棲身於帳棚,但是大部分的人只有一條毯子、一塊塑膠布,就在烈日下度日。災民的心聲都是“我們希望停止畜生般的生活”。

  躺在太子港養護中心廢墟外的77歲老太太柯林說,她與八十餘名老人自震災發生八天以來,只吃過一次用水溝水煮的一點意大利麵與一碗米,有三人因此餓死。七十八歲的賈斯丁說:“沒人在乎,也許他們只想讓我們餓到死。”

  由於瓦礫下的生還機會日漸渺茫,一千七百名國際搜救人員與一百六十隻搜救犬已開始撤離海地,有關單位的重心轉至如何讓倖存傷者活下來、避
免傳染病流行,以及讓無家可歸者獲得幫助。美軍二十二日也展開重開港口的任務,並發送五萬個自發電收音機,希望方便災民接收訊息。

  海地當局估計,地震造成近10萬人死亡,約150萬人失去家園。內政部長安托萬周四說,政府計劃將40萬名太子港地震災民轉移到郊區,在聯合國駐海地維和部隊的協助下,首批10萬名災民已開始轉移。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血針》(The Lancet)則斥責救援組織各自為政,“一些機構聲稱他們‘帶頭’施救,結果我們只是清楚看到,海地情還是那麼混亂,而且正繼續惡化,我們看到了所有不好的東西,除了協調”。

  太子港的銀行與一些小商店二十二日已經恢復營業,銀行外大排長龍,許多民眾搶著領款應急。

  海地孤兒逾百萬 領養有後憂

  海地發生大地震後,世界多國簡化了領養海地孤兒的手續,以盡快讓這些遺孤有安全的歸屬,不過,兒童保護機構警告,這些措施可能會引發不良後果。

  在大地震發生前,許多海地孤兒已經被外國家庭認養。這些領養家庭擔心,許多重要的領養文件已經被埋在瓦礫中,而不少認養的兒童也不知所終。

  美荷第一時間採取行動

  美國及荷蘭已第一時間採取行動領養海地孤兒。二十一日,荷蘭政府以及兩家領養機構包下一架波音七六七飛機,運送了一百二十三名海地地震的孤兒前往荷蘭南部城市艾恩德霍芬空軍基地,與領養他們的家庭見面。荷蘭方面還將把部分海地孤兒送往盧森堡,讓他們開始新的生活。

  這百餘名孤兒年齡跨度從兩個月到七歲不等,都是大地震的倖存者。這批兒童原本一直在等候荷蘭政府甄別他們的領養資格,但海地地震後災情告急,荷蘭政府加快了對領養的審批程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海地大震 中國馳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