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京媒斥希拉里:美互聯網外交是虛偽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4 00:19:12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網絡自由發表講話受到北京媒體的駁斥。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此間人民網發表署名張敬偉的時評:駁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網絡自由發表講話。全文如下:

  周四晚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網絡自由發表講話。批評中國的意味濃厚---指責中國對網絡信息進行限制;要求中國對包括谷歌在內的美國公司所受網絡攻擊進行“徹底透明的調查”;聲稱“限制信息享用自由,或損害互聯網用戶基本權利的國家有跟不上下一個世紀發展進程的風險”;表示願以“坦率且始終於一”的態度化解與中國在互聯網自由方面的分歧。

  前有谷歌事件的發酵,後有希拉里的網絡講話。雖然其助手聲稱並非針對中國,但明眼人看得出,美國是利用谷歌事件拿中國開刀,並在全球範圍內覆蓋起一張網絡外交的大網,作為推展“巧實力”的憑借,維持其在“後危機”時代的一超獨霸地位。對此,美國媒體將之成為新的“克林頓主義”。其實,這個“主義”和美國曾經推行的其他“主義”(如新孤立主義、新干涉主義、新保守主義等)沒有什麼根本的不同,撤掉覆蓋在美國互聯網外交上自由和民主的矯飾面紗,祛除老生常談的價值觀內核,就只剩下了虛偽的“實用主義”。

  所謂“虛偽”,是指美國一直在互聯管理上秉承雙重標準,說一套做一套。

  從希拉里國務卿對中國網絡管理的指責看,似乎美國國內的互聯網管理絕對“自由”,網民享有無障礙的“衝浪”權力。其實不然,根據美國的愛國者法案,為了反恐需要警方有權搜索公民的電子郵件通訊,甚至可在不經允許的情況下監視公民通訊。據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2002-2006年間,通過電子郵件、便條和打電話等方式,竊取數千份美國民眾的通話記錄。此外,據2007年度美國《信息自由法》解密文件顯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創建有“數字信息收集系統網絡”,用於秘密竊聽和監控郵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