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25日電/台灣“中研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今天在聯合報撰文,指出台灣正面臨科研人才斷層危機。內容如下。
今年元月,中央研究院某所要延聘一位美國新畢業的博士回所任助研究員。依現行俸給規定,博士助研究員起薪乘上十三點五個月,外加雜七雜八的加給,一年約不到九十萬台幣,以人民幣計算約為每年十九萬。
北京清華 薪水是台灣兩倍
這位博士同時也拿到北京清華大學的要約,要約內容是白紙黑字,寫著:年薪卅二萬(人民幣)、安家費十萬、住房補貼三年合計廿五萬、科研費十萬、單程機票一張、學校宿舍補貼等。單單計算前三項可以放進口袋的經費,每年平均為四十三萬六千,大約是“中研院”薪給的二點三倍。看到這樣的數字對比、看到“國家”最高研究機關延攬人才如此困難,我內心真是無比沉痛。
數十年來,台灣真正唯一的優勢就是人才。論美國專利數,二○○八年台灣全世界排第五。以“每人平均專利數”而言,同年台灣更是傲居世界第一。正是因為這一批卓越科研人才的卓越表現,台灣才有今日ICT產業的優勢、才有生技產業的發展潛能、才有一大塊竹科與南科的高科技產業。一旦人才斷層,台灣將一無所有。聽清楚:一無所有。
人才斷層 台灣最大危機
台灣人才有沒有可能斷層呢?當然有可能。以前述台灣延攬人才之劣勢,這斷層危機大概在十年之內就會呈現。二點三倍的薪水差異,還沒有納入物價的計算。如果將北京較低的生活物價也納入考量,那麼台北與北京的實質所得差別,恐怕有三倍之譜。這麼大的落差,除非當事人愛台灣愛到幾近瘋狂,否則人才一定是會往其他地方流走的。
要怎麼樣留住人才、保持台灣的競爭優勢呢?政治穩定、社會平和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但經濟實力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當“國家”經濟實力不夠時,就很難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水,以吸引人才。但此中又有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邏輯:當薪水不足以吸引科技人才時,在知識經濟時代,台灣的經濟實力就不可能好轉。
彈性薪給 務必如期推動
我認為,雖然此中有互為因果的邏輯,但台灣當今的困境,還是要靠科研人員的薪給調整著手,以在人才競爭的賽局中先行止血。在當今環境下,不可能也不必要對所有的科研人才全面加薪,但對於新進人員、國際需求特別強的特殊領域人才,一定要打開給薪的彈性,將他們搶到台灣來。一旦我們將目標鎖定在若干領域的新進人才,則支出額度相對就小,預算的壓力也就不會太大,推動可能性也就大增。
前一陣子,“教育部”與國科會都提到,將在下學年度推動“彈薪”專案,我要為這個計劃鼓掌叫好,希望它務必能妥善規劃、審慎實施。推動此事也許會有民粹反彈,需要好好化解;但若不予推動,則會是台灣整體的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