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方不應死盯人民幣匯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7 10:34:44  


西方逼迫中國調整人民幣估值是錯誤的。
  中評社香港1月27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月26日載文《西方不應死盯人民幣匯率》,文章說,外界正逼迫中國調整人民幣估值。糾纏在這個問題上是錯誤的。全球經濟所需要的,是中國經濟保持增長,並降低其經常項目盈餘。摘要如下:

  外界正逼迫中國調整人民幣估值。糾纏在這個問題上是錯誤的。全球經濟所需要的,是中國經濟保持增長,並降低其經常項目盈餘。

  有些人(中國國內外的都有)認為,就全球市場份額而言,這是一場靜態的零和遊戲。這毫無益處。主要問題在於增長,以及全球需求的復甦。全球需求不足,是由於美國儲蓄上升,這是本輪危機所造成的,但這種局面有可能持續下去。中國可以做出重大貢獻——大約相當於全球需求缺口的三分之一。中國較高的增長率數字以及不斷回升的貿易額(其中進口增長速度高於出口),表明中國的危機應對策略正在生效。但是,中國可能不得不對這些措施加以抑制,以避免經濟過熱、通脹和資產泡沫。另外,在一個把資金完全用在投資上的發展中國家,盈餘沒有任何戰略意義。

  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匯率上面,似乎是基於以下假設:它是盈餘的主要根源,也是消除盈餘的主要政策工具。而現實情況要複雜得多。在中國,要減少盈餘,需要進行深層次的結構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與美國降低赤字一樣。高儲蓄深深植根於中國的經濟結構之中。政府直接或通過掌握國有企業,控制了過多的收入。家庭收入僅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0%,遠低於國際標準;家庭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30%,這一比例則偏高。這使得家庭消費占到GDP的40%-45%。要維持增長、更好地利用目前規模龐大的國內市場、引導經濟實現向中等收入過渡相關的結構性變革,降低盈餘而又不損及增長,上述兩項比率都必須大幅調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